这是一个寻常的午后
鼓浪屿街巷人头攒动
在中华路古厝的院子里
《鼓浪屿之波》乐声悠扬响起
浪漫小调吸引大批游客驻足欣赏
乐曲的演奏者
是厦门雷厝乐队的成员
这是一支由鼓浪屿平均年龄
超过60岁的老人们
自发组成的草根乐队
因大家常聚在鼓浪屿雷厝大院弹琴唱歌
于是取名为“雷厝乐队”
年近八旬的雷永平与妻子叶恩慈
是乐队的组建者
这对在“音乐之岛”上生活成长的夫妇
儿时就种下了音乐梦想
图源:东南卫视
“在过去,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乐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爱上音乐
在工作后二人依旧热爱弹琴
在女儿雷晶晶的记忆里
青少年时期的家里是被音乐包围的
每当夜幕降临
父母就会拿起乐器
坐在庭院里开始“自娱自乐”
2000年后
双双退休的夫妇二人
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
投身于音乐的世界
悠扬的琴声如清泉般潺潺流淌
从雷厝的红墙间袅袅飘出
吸引来不少同样爱好音乐的街坊好友加入
久而久之
“雷厝乐队”便诞生了
这群热爱音乐的鼓浪屿人
手拿各类具有海岛风格的乐器
《鼓浪屿之波》《卡布里岛》……
这些歌曲在成员的指间流淌
流出雷厝大院,流向大海
图源:思明快报
“乐队成员中有工人、医生
也有艺术大师,大部分人已经退休。
在我们这群平均岁数60多的
老鼓浪屿人眼中,
乐队就是一群喜爱音乐的人的聚会。”
雷永平表示
作为土生土长的鼓浪屿人
他们是在音乐声中长大的
血液里流淌着
是对音乐最本真的热爱
他们希望能把音乐带来的欢乐和力量传递给大众
2017年9月
这座小岛又一次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干事
伊琳娜·博科娃来到这里
为鼓浪屿颁发世界遗产地牌匾
现场,雷厝乐队奏响了
一曲意大利民歌《卡布里岛》
博科娃女士循着乐声
情不自禁地拉着鼓浪屿人的手跳起舞来
将现场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图源:鼓浪屿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
激荡与交汇
给鼓浪屿留下了
近千栋风格各异的建筑
让它成为“国际历史社区”
而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
和爱好者的聚集
让这个社区成为了
名副其实的“音乐之岛”
图源:厦门文旅
“我们想,最好的守护
就是传承并发扬光大。”
乐队成员潘定华说
现在他们和音乐学校的学生、国际友人
都有联动合作
希望可以通过演出
让更多的人看到鼓浪屿
了解“音乐之岛”的美好
在这里
音乐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雅艺术
而是人人享有的日常生活
点击查看福建日报联动报道
《用乐曲诉说鼓浪屿的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