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点茶、插花、挂画”,这些传统文人士大夫的生活雅事如今也受到年轻人追捧。近年来,随着国潮风和养生热的兴起,中式香以其独特的感官体验和文化魅力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并迅速俘获了年轻一代的心。从情绪消费到文化认同,再到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式香正成为这届年轻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0后”恋上中式香
对于2000年出生的福州女孩淑彬而言,点香不仅仅是一种气味的体验,更是一种情感与文化的连接。她第一次接触到中式香是在观看《甄嬛传》时,剧中人物使用的鹅梨帐中香激发了她的好奇心。“当时看到剧里那些精致的香炉和袅袅升起的烟雾,觉得特别有韵味,就上网买了。”
淑彬提到,每次点燃鹅梨帐中香时,都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古代宫廷中的女子,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优雅而从容”。这种独特的体验让她更加热爱香品,同时也促使她去探索更多关于中国传统香文化的知识。
淑彬的鹅梨帐中香
除了个人享受之外,淑彬还将这份爱好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每逢节假日或特殊的日子,她都会邀请朋友们来家中聚会,并亲自演示如何正确地焚香。
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许多年轻人也在分享他们的“寻香之旅”。从挑选原料到亲手制作成品,再到最终呈现出完美的效果,整个过程都被详细地记录,吸引了不少粉丝的关注与互动。
非遗“香”飘年轻市场
除了传统的熏燃香,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冷凝合香也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冷凝合香,是用纯天然香药和上品中药材等为原料,加上天然植物粘合剂制作而成的香品的总称。其可制成的产品包括香佩、香珠、香粉等。
作为技艺传承人,陈卫平对于中式香的热销态势并不感到意外。他表示,在古代,“香”就是备受欢迎的事物,拥有特定的受众群体。如今,随着国潮风的蓬勃兴起,中式香凭借其独特的感官体验与迷人魅力,再度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心头好”。
陈卫平制作的香佩
在陈卫平看来,曾经主要面向中年人群体的中式香,当下正逐步在年轻消费者市场中崭露头角。他告诉记者,今年定制香的量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3倍。“我经常在一些地方开设体验课,发现参加课程的人群越来越年轻,以前都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现在加入了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
陈卫平说,他销售的雪中春信、二苏旧局、鹅梨帐中香等都是热门味道。除了香佩、香珠等经典冷凝合香产品外,他还推出了与之相关的杯子、茶具等文创产品,以及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的香塑产品。从刚刚入门到需求的进阶,陈卫平判断,成分“取之天然”的中式香将越来越受顾客青睐。
陈卫平制作的香珠
“嗅觉经济”强势发展
数据显示,2月以来,淘宝平台上中式香订单量环比增长280%,而与之配套的香薰炉、香插等工具订单量更是大涨480%。从地域来看,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的消费者更爱买中式香。在成交金额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南方省份占据了6席。
从用户群体来看,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用户群体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0%,年轻化趋势明显。芽庄沉香、老山檀香、鹅梨帐中香成为他们最爱的三大中式香味。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推动了中式香市场的快速发展。
淘宝平台中式香销售分析数据
据淘宝香氛行业小二介绍,中式香的使用场景从原来的祭祀、仪式等,逐渐拓展到了日常生活中。中式香各品牌正在通过非遗制香技艺、IP联名等方式,让中式香脱离“陈旧”标签,戳中年轻人的喜好。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预测,2025年中国香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54.4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嗅觉经济”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