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2月27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陈丽君 陈丽双)“以前办证那叫一个费劲,材料多、流程杂,让人摸不着头脑。现在可好了,社区便民服务站把这些难题都解决了,工作人员还手把手教大家整理材料,真的是帮了大忙!”26日,在城厢区联创夜市步行街经营小吃摊的摊主林先生,对霞林街道的便民服务连连称赞。
位于城厢区胜利南街的联创夜市步行街于1月15日正式开街,总长约220米,设置约200个摊位。夜市周边有联创广场、城厢区商务大楼、喜盈门家居广场等多个商务区、住宅小区及各类休闲娱乐场所等,人流多、人气足。如今,作为城厢首条夜市步行街,联创夜市步行街已然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夜市红火,如何才能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呢?为了让食品摊主能够便捷地办理登记手续,霞林街道开启“移动办公”模式,将“食品摊主登记公示卡”的办卡服务临时搬到夜市所在的肖厝社区。摊主们将身份证、健康证、个人照片、摊位照片等信息提交至社区便民服务站后,工作人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细致核对。其后,交由街道食安办进行审核,通过后直接将“食品摊主登记公示卡”发放至服务站,通知摊主前来领取。如此一来,摊主们无需东奔西跑,在摊位附近就能轻松拿到经营许可的“入场券”。
“中心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专门选派两名业务骨干下沉社区一线,现场指导、协助办卡服务工作。”霞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郭燕玉说,仅用了两天时间,联创夜市所有固定摊位的“食品摊主登记公示卡”便全部办理完成,不仅方便了摊主经营,也为职能部门对夜市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支撑。
联创夜市步行街开街后,霞林街道秉持“规范管理与便民服务并重”理念,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联合区公安、交警、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聚焦夜市经营秩序、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关键环节,不断规范夜市摊位经营行为,为群众营造安全、放心的夜间消费环境,助推辖区“夜经济”健康发展,全力守护夜市“烟火气”。
据介绍,霞林街道制定《联创夜市经营管理方案》,建立准入机制和动态退出机制,对占道经营、违规使用明火、卫生不达标等行为实施“红黄牌”分级警示,累计三次黄牌或一次红牌取消经营资格。在夜市周边设置6处移动公厕,配备垃圾分类回收站及油污处理装置,安装4台智能噪声监测设备,超限值自动触发警报并联动执法人员处置。加强卫生保障,每日清晨5时前完成道路深度清扫,进行垃圾集中清运,闭市后1小时内完成全区域消杀。同时,推行“摊主责任制”,要求各摊位自备防污地垫及垃圾桶,闭市后须完成卫生、秩序、设施、绿化、安全“摊前五包”,违者纳入信用记录。
此外,该街道还邀请莆田市燃气协会、城厢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为摊贩作燃气安全、食品安全专题培训,与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每月开展联合巡查,重点检查燃气瓶合规存放、食品原料溯源、防蝇防尘设施使用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