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24日上午,随着30分钟大课间铃响,光泽县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有序地在体育器材开放区拿取篮球、排球、呼啦圈等运动器材后,如欢快的小鸟般奔向操场,安静的校园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在学校的多彩地面上,孩子们用“锤子剪刀布”决定下一步跳圈;在篮球架前,孩子们互相传球、举手投篮;在操场的一角,孩子们滚起了旧轮胎,就像滚起了“无敌风火轮”……
光泽县实验小学的学生在课间跳绳(李福根 邱海珍 摄)
新学期伊始,光泽县实验小学、南平市第七中学等学校的课表有了新变化:在省教育厅规定的课时基础上每周再增加一节体育课,达到小学低年级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学校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的配置。
记者从南平市教育局了解到,随着全市试点学校范围进一步扩大,共有291所中小学校加入试点队伍,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2小时,占比达到75.78%,进一步响应了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及“双减”政策要求。
2024年1月,南平市教育局印发《南平市中小学生每天健康运动1小时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从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南平市各中小学按照不低于省教育厅规定的课时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义务教育阶段试点学校(含民办)每周再增加一节体育课。同时要求各县(市、区)制定县级试点工作方案,坚持“一县一策、一校一策”,将学校体育纳入县(市、区)教育发展规划。
《实施方案》施行一年来,各地各校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体育文化内涵,精心培育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项目,形成独特的校园体育特色。同时,各县(市、区)还积极统筹资源,支持学校体育品牌建设,鼓励多样化发展,打造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品牌活动,形成了县域内丰富多彩的体育格局。
近期,随着音乐响起,顺昌县大干中心小学开始“不一样”的课间操:学生们跳起了动感十足的“篮球韵律操”,拍球、绕球、运球,手上、胯下、背后……学生们灵活地开展篮球运动,篮球的魅力和体操的韵律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自该校采用这套自创的篮球韵律操以来,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篮球运动。
顺昌县大干中心小学课间,学生们跳起“篮球韵律操”(来源:顺昌县大干中心小学)
“这套篮球韵律操汇聚了学校所有体育老师和音乐老师的智慧,经过数月的精心打磨,每个动作都源自篮球场上的实践。”大干中心小学校长雷缪松介绍,篮球韵律操包括运球技巧、篮球基本动作和团队协作动作,总时长为6分钟,精心整合了12个篮球专项动作,与广播操相比,每个动作都与动感的音乐完美结合,让整套操不仅节奏感强烈,而且充满乐趣,学生们学习这套操的热情空前高涨,乐此不疲。
在校园里,篮球韵律操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同时,在篮球韵律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许多孩子热爱上了篮球这一运动,该校男子篮球队、女子篮球队多次参加顺昌县级比赛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让孩子们有了对篮球运动的渴望和信心,也有了在生活中无畏拼搏的顽强精神。
除了打造“一校一品”体育品牌外,各地各校按照南平市教育局统一部署,为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实施,提出各项创新举措:空间利用集约化,鼓励学校开发走廊、楼顶等“金边银角”拓展运动场地;课程设置个性化,打造具有当地特色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体育项目等,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光泽县镇岭小学体育组教师们设计了“1+X”大课间活动模式。“1”,就是将朱子文化与韵律操结合,创编了一套适合全校学生的扇子操,作为固定的热身活动。“X”则是分班活动项目,包括滚铁环、跳房子、滚车轮、跳绳梯、老鹰捉小鸡、足球、篮球等多种传统游戏与现代项目。
光泽县镇岭小学分班进行滚铁环、跳房子、滚车轮(李福根 陈鹏程 摄)
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期间,光泽县镇岭小学700余名学生在扇子操柔中带刚、气势逼人的武术动作中,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分班进行的活力足球、迎“篮”而上、趣味绳梯、“风火轮”、欢乐障碍跑、跳房子等,每个孩子都积极、认真参与,奔跑跳跃的身影、欢乐的叫喊声,使整个操场成为一片欢乐运动的海洋。
“正是课间操的大变样,增强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学生的运动时间和质量有了重要保证。”镇岭小学校长元克福表示,学校积极探索大课间组织、活动形式,改变课间操的刻板模式,让学生走出教室、回归操场,热爱运动、主动运动,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正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武夷山市崇安小学在组建足球、篮球、田径、跳绳、啦啦操等体育社团的同时,引入花样跳绳作为特色项目,各班级设计自编花式跳绳,单摇跳、多人同时跳长绳等,形式多样,深受学生喜爱。
武夷山市崇安小学的学生在足球场上踢足球 (娄建霞 摄)
武夷山市崇安小学的学生在课间开展跳长绳活动 (李大双 摄)
建阳区曼山小学的孩子们围成圈,共同参与到丰富多样的户外游戏中,玩起了抽陀螺、跳皮筋、翻花绳、跳房子、挑木棒等趣味“老游戏”,这些“老游戏”简单便捷,不限特定场地,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喜爱。
作为全国校园冰雪特色校,邵武市实验小学水北分校从2024年深入探索轮滑运动的开展与实施。学校聘请专业轮滑教练教学,开设轮滑运动特色课,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轮滑运动的基本技能,同时,投入资金翻新、拓建轮滑专用场地,为学生轮滑活动营造了安全舒适的环境。
邵武市实验小学水北分校学生在体育课练习轮滑(来源:邵武市实验小学水北分校)
邵武市实验小学水北分校校长李胜表示,目前学校已通过社团活动分别开设速度轮滑、冰壶、轮滑舞龙、轮滑球等与冰雪运动相关的项目,试点课间改革,将传统10分钟课间延长至15分钟,构建“体育课+大课间+课后服务”立体化运动体系后,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多维度体验冰雪运动的快乐与魅力。
据悉,南平市教育局正在2024年试点比例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学校比例,2026年实现100%全面普及实施“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此次体育微改革瞄准2030年全市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60%的目标,通过制度创新破解“运动时间碎片化”“场地资源不足”等难题,着力培育“每天运动2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校园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