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盘点三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篇)
2025-02-18 17:53 三元之窗




灿若星辰的非遗文化

在历史长河中得以隽永

在世代传承下熠熠生辉

四季更替,时光轮回

三元非遗代代相传

持续彰显着属于它的独特魅力……



非遗传统音乐,以穿越时空的旋律,展示出非遗的独特魅力。是黄河壶口边的激昂鼓乐、是无边草原上的悠扬琴声、是殿堂上的丝竹雅乐、是戏台上的曲调婉转。

非遗传统音乐历岁月而长青,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元非遗之传统音乐篇,共同感受一方水土孕育下的独特乡音。





三元龙船歌





三元《龙船歌》是三元区传统民间原生态歌谣,传承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龙船歌》曲调古朴典雅,歌词浅显易懂,是老百姓喜闻乐唱的群众文化,亦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0年,三元《龙船歌》列入三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域特色





三元区历史悠久,自唐宋以来,境域先民因中原战乱而陆续南迁于此,人们聚族而居,以巷街为界(今社区),形成坊堡式的聚居村。

三元人民传承着崇拜大自然、先祖、圣贤和英雄的中原文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和民俗,也留下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其中,三元《龙船歌》就被誉为三元非遗“活化石”。






历史渊源





三元《龙船歌》相传由参与编修《福建通志》的清康熙十二年进士邓文修所创。

它是中原文化与本土方言相结合的生态民歌,依据三元方言的音节特点,编成朗朗上口的四句七言诗歌

歌词内容涉及人们喜闻乐见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历史人物、天文地理,农耕渔桑、人文习俗等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歌词特点





《龙船歌》歌词押韵,朗朗上口,曲调根据具体场景变化。在逆水行舟时,曲调雄壮高亢、催人奋进;在河面平缓时,抒情悠扬,如浴春风。

歌词内容也大多富含生活气息。有祈求丰收的,“风调雨顺五谷熟,江城五月落槐花”,有风土地理的,“溪头向在莲花山,水尾金牌照金墩”,有盛赞美好生活的,“人民生活步步高,各族人民齐欢唱”。

各式各样的《龙船歌》充分表达了劳动人民爱国爱乡的崇高情怀和热爱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美好理想。





当代演绎





2023年,三元区文化馆与三元区第二实验血小学联合创作的《三元龙船歌》聚焦三元特色传统文化,以三元传统非遗项目“三元龙船歌”为创作基调,融合锣鼓、舞龙等艺术表现形式,以青少年的风貌展现传统非遗的独特魅力。

此前,《三元龙船歌》表演也曾亮相央视少儿频道《大手牵小手》栏目。

童声的演绎为三元原生态歌谣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以童声传乡音,以文化润童心,希望有更多的孩子们自发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让三元龙船歌能有机会被世界听见。



船桨声声

流水湍湍

歌声悠悠

鼓声昂扬

让我们携手传承

让“福音”永流传


若您身边也有亟需传承的传统音乐,

欢迎您推荐它成为三元区的非遗名录

让它们能够更系统、更科学地得到传承


请点击三元区非遗线索征集令来啦

一起来保护我们身边的非遗传统音乐吧~




来源:三元区文化馆

编辑:赖常熹  责   编:陈诗宇

监制:黄舒祥  总监制:庄万强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