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清晨,天色微明,城市尚在沉睡,空气中弥漫着凛冽的寒意,三明市公安局沙县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教导员刘永国脚步匆匆,正赶赴春节假期首日的值班工作。
“辛苦了,兄弟们,今天是除夕,快回去吧!接下来就交给我们了。”值班室内,刘永国与刚刚完成前一天巡护工作的队员做好交接,快速检查并装备好对讲机、警棍、枪支等装备,登上巡逻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与远处渐次响起的鞭炮声遥相呼应。
今年,是刘永国在岗位上度过的第11个除夕,有着15年从军经历的他,练就了能吃苦、甘奉献的工作精神。和往年一样,路面安全巡逻、解决群众求助、接处突发警情等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内容,近乎占满了他24小时的值守时段。
“警察同志,请问能帮我们拍张照吗?”在沙县小吃文化城门口,几名来自浙江的游客向一旁正在巡逻的巡特警队员投来求助的目光。“来来来,你们摆好姿势,我给你们拍。”举起手机,选好角度,刘永国快速按下快门,连拍几张后,将手机递回:“你们看看,不满意咱们再拍几张。”
“拍得真好!太感谢你们了!”游客接过手机,一张张翻看照片,眼里满是惊喜。“假期出游,要注意安全哦。”与几名游客挥手道别后,刘永国继续投入到路面巡逻工作中,守护一方欢乐与安宁。
巡特警队伍,既是街面守卫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现场处置的“最后一道防线”,背后潜藏的风险与危机,不言而喻。当被问及多年没能和家人吃上团圆饭是否有遗憾,刘永国笑着说:“虽然我没有和家人团聚,但却守护了万千家庭的团聚,这正是我们坚守的意义所在。”
值班间隙,刘永国掏出手机拨通了和女儿的视频电话,这是他和家人特别的“团聚”方式。“爸爸在值班呢,今晚不能陪你吃饭了……”短短一分钟的通话,承载着他对家人道不尽的思念。
从白天到黑夜,街头巷尾的红灯笼亮起,巡特警队员们也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醉酒闹事、寻衅斗殴等警情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夜幕下,刘永国带着队员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眼神坚定而专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春节期间的巡特警值守,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实战经验。”巡逻队伍中,跟在刘永国身后的队员谢兴华是去年6月调入巡特警反恐大队的,此前曾在沙县凤岗派出所工作近十年。在他看来,相较于派出所,巡特警最大的不同就是巡逻装备。
“别看我们走得轻松,这一身装备可有三十多斤呢。”刘永国介绍,平常每周二和周四都是队里的“训练日”,体能、队列、案件讲评、技战法评析、常见警情处置等一系列常态化学习训练,让队员们在一次次模拟中不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集体二等功、集体三等功、全市“公安特警突击队”比武手枪综合应用射击团体第一名……日积月累的训练实战,也让这支队伍收获了诸多荣誉。今年春节假期,大队共调派了70多名警力轮流值守,一如往常地全天候守护群众安全。
零点的钟声敲响,巡特警巡逻车缓缓驶过街道,车上的队员们透过车窗,看着窗外万家灯火通明的美好场景,眼里满是欣慰。他们深知,自己年复一年的守护,是延续这份幸福必不可少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