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山高林密,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金山银水”之称。多年来,永安市积极践行大食物观,立足资源优势,拓展上山入林种植金线莲。
2005年以来,永安市开始金线莲产业的培育,历经二十载,这株草茁壮成长,形成了一条特色产业链。
△永安林农在林下种植金线莲
明清时期,永安民间就开始采摘金线莲作药引。
金线莲系兰科花叶开唇兰属植物,是一种名贵珍稀的食药植物,学名金线兰,别名金丝草、鸟人参、金钱草等,因其叶面嵌有金线脉纹而得名。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生灵。永安市林地面积374.64万亩,森林覆盖率80.44%,森林蓄积量3037万立方米。气候土壤极适宜金线莲的生长,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让永安成为全国金线莲野生资源集中分布区。1994年编的《永安县志》记载:1985至1987年,永安市第三次开展中草药普查,查出当地有药用动物、植物、矿物489种,珍稀品种有短萼黄连、金线莲、石斛……
1990年,野生金线莲被其主产地福建省列为濒危药用保护植物。
近年来,永安市大力推广林下种植金线莲,制定了《永安市“移山莲”质量管理办法(试行)》,由永安市金线莲协会在六个类别上注册了“移山莲”公共商标,专用于标识林下金线莲。“移山莲”牌永安金线莲于2015年11月入选三明市“首批农特产品十大龙头品牌”。
永安市华芝韵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富添是金线莲种植的带头人之一。多年来,林富添带领社员运用金线莲组培技术,实行仿野生种植模式,金线莲长势喜人,社员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们合作社采取统一购苗、统一种植、统一销售模式,一亩可以产6公斤至7.5公斤的金线莲干品,一年可产250公斤至500公斤。”林富添说。
同样在上坪乡种植金线莲的竹农陈增喜,也尝到了林下种植的甜头。“去年,我在竹林下套种3亩金线莲,做出了13公斤的金线莲干品,现在金线莲干品已经卖完。”陈增喜说。
陈增喜是永安市七宝金线莲合作社负责人,经营着20亩的竹林,并种植了5亩的花菜。竹林下套种金线莲是个技术活,陈增喜通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许多种植管理经验。今年,陈增喜准备继续在竹林下套种3亩金线莲。
如今,永安市已获得“中国金线莲之乡”“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等称号。目前,当地农民种植金线莲1000亩,年产值上亿元。
此外,永安市已建立5个省级金线莲示范基地,金线莲种植面积达2500亩,产量可达10万公斤,形成以金线莲种植为主、林下养殖为辅,以及森林景观利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林下金线莲
“您尝尝,这杯茶是加了金线莲的悦甘茶,口感上回甘,很适合熬夜工作的人。”在永安市金线莲协会办公室,永安市金线莲协会会长、永安市黄泥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绍榕一边泡着金线莲的养生茶一边介绍着。
沈绍榕是永安市金线莲产业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之一,从2005年开始研究金线莲的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2013年,沈绍榕已掌握金线莲的组培育苗技术和林下野生种植技术。
金线莲既是福建省农产品,也是药材。长期以来,福建省将金线莲按照中药材来管理,列入《福建省中药材标准》。然而,按农产品管理,由于无相关标准,食品加工无章可循,无法深加工,市场推进困难,产品出口受阻。
“过去,没有金线莲标准,市场上的金线莲鱼龙混杂。要名正言顺地从事金线莲加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花了多年时间。”沈绍榕感慨道。
“如果不能获得市场准入,金线莲就只能卖鲜品或干品,严重制约产业发展。”永安市林业局梅金贵说,永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线莲产业化发展,把品牌建设作为林下经济的重要抓手,积极宣传推介“永安金线莲”林下经济特色品牌,全力打通金线莲产业链。
办法总比困难多。永安市把金线莲标准体系建设作为产业链延伸的突破口。在永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企业共同努力下,2012年,永安市黄泥家有限责任公司参与起草福建省标准——《金线莲培育技术规程》;2013年,永安市主导起草了《地理标志产品:永安金线莲》省标。2016年11月,永安市将制定《金线莲》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作为突破金线莲产业瓶颈的有效措施,并开始逐级向上申请。
2022年6月1日,福建省卫健委发布通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经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通过,《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金线莲》(DBS35/006-2022)正式发布。
《金线莲》省标发布后,金线莲进入食品领域,为金线莲加工提供了标准,也为永安金线莲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永安市是福建金线莲的中心产区。2021年,永安市林业局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共建金线莲产业研究院,打造新型技术创新平台,促进金线莲产业转型升级。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三明农科院等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作为入驻单位积极参与创新平台建设。
随着《金线莲》省标发布,大大促进福建省金线莲产业化的进程,永安市金线莲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目前,永安市已经登记注册的金线莲生产、销售的企业近百家。
△在福建御善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工人正在生产金线莲调味茶“隐茶杯”。
2011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永安金线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8年5月,取得“永安金线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原先,永安的金线莲以鲜草、干草的形态销售为主。近年来,当地鼓励发展“地标”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引进精深加工企业,让永安金线莲出圈又出彩。
走进福建御善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十万级净化生产车间,工人们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生产金线莲调味茶“隐茶杯”。车间里的金线莲全部来自永安上坪海拔1000米的林下种植基地。
“在产品的研发方面,我们主要与福建农林大学、中医药大学合作,他们负责调味茶的配制,我们公司进行生产封装。”2023年1月,福建御善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永安。这是一家致力于金线莲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拥有530亩金线莲种植基地。这家公司是“世界隐茶杯行业发展联盟”发起单位之一。
“目前,公司产品销往广东、南京等地,去年以来,金线莲调味茶销量达20万个,金线莲纯茶6000盒。”福建御善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郭春风介绍。
不仅福建御善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金线莲深加工进军,永安市黄泥家有限责任公司也向深加工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永安市黄泥家有限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研发的金线莲口服液。
去年8月,永安市黄泥家有限责任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研发的金线莲口服液正式投放市场,产品销往浙江、广东、上海、四川等地。2024年,这家企业金线莲产品销量与2023年相比增长20%以上。
“好山好水产好物,我们公司还邀请了千名金线莲的消费者到永安旅游,实地感受永安桃源洞等山水风光,近距离体验金线莲的生产环境,看一看金线莲在大山里的种植过程反馈很不错。”沈绍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