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标题图
专家视线:赋能大农业大食物高质量开发
2025-02-14 09:36 福建日报 原创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提出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强调山海田一起抓,发展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的大农业。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福建始终牢记嘱托,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不断拓展食物来源,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走出一条以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引领的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新质生产力是农业强国与和美乡村建设的有力推手,也是乡村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生动力。现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化、产业化和绿色化,更需要新质生产力赋能大农业大食物高质量开发。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大农业大食物高质量开发,应着力把握四个环节——

  坚持高起点制定规划,持续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走特色路、打优质牌。制定并实施科学规划布局,推进沿海区蓝色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闽东南特色产业带建设,培育壮大福建十大千亿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三大产业带”从构筑到做强做优跨越。把农业新质生产力融入大农业大食物开发之中,明确目标任务、谋定建设项目、强化支持保障,将乡村全面振兴、现代农业发展等实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坚持山海田立体开发,深挖大农业大食物生产潜力。推动食物来源从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做到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在耕地生产上,推广粮经轮作套种模式,力求增产提优增收;在山地经营上,推行立体复合体系开发,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在海域开发中,由近海向远海深海拓展,建设海洋新兴牧场;在立体空间中,发展设施蔬菜、设施畜禽、“工厂化”食用菌栽培,将光热资源更多转化为食物。

  坚持科技双创性驱动,促进集成应用与高质量创业。大力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用现代科技创新创业突破区域资源条件限制,因地制宜实行科技创业项目“揭榜挂帅”机制,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着力提升设施装备,普及高速插秧机、山地轨道运输系统,推广水肥一体化、病虫害自动识别与有效防控等技术,5G茶园与果园、畜禽养殖机器人、水产智能网箱等数字农业应用取得突破。强化乡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行“订单式”需求和“菜单式”服务模式,解决大农业大食物开发经营难以深化与突破的难题。

  坚持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着力做强食物产业链供应链。强化政策扶持和优化要素配置,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把一个个区域性“土特产”做成富民强县大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强化投入财政资金并撬动社会投资,因地制宜建成区域农业强县。聚力延链强链,布局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形成肉蛋奶、果菜鱼、茶菌笋等系列即食食品、功能食品,做好市场营销,推进产地仓储保鲜物流设施重要节点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打响区域特色品牌,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影响力、竞争力。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