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南平>本地新闻
标题图
延平:喝杯热姜汤,“热辣滚烫”过日子
2025-02-11 17:23 闽北日报




蛇年春早。


8日,正月十一一大早,初春的阳光洒满闽北大地。8时许,延平区夏道镇洋头村一年一度的姜汤文化节热闹开场。


6448b46a3f78589f40e8b6ffe5078a2.jpg


“来来来,喝杯热姜汤,健康又平安!”“姜汤进肚,幸福美满!”“添点姜汤,富贵吉祥!”近百户村民沿街摆开流水席,为来往的宾朋斟满一杯杯热腾腾的姜汤,笑意盈盈,互道吉祥。


130e1f62601f65ecb41a51b982ffbc7.jpg


“在我们洋头,但凡有结为连理、添丁进口、华厦落成等喜事的人家,在第二年的正月十一就会用锡壶装满煮好的姜茶和大家分享。”81岁的村民杨秀英向记者介绍,装姜汤的杯子里放有香葱、豆腐、红枣、腊肉、鸭胗、胡萝卜,寓意聪明、富足、红火、幸福、美满、吉祥,并与花生、瓜子、蜜糖、花生酥等食品摆成一盘。若家里喜事每增加一件,就多摆放一份。准备好后,全家出动,挨家挨户分送姜汤,也沿街摆桌,分享喜悦。“这个传统习俗从明清时期起就有。乡里乡亲齐心协力,都希望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红红火火的。”一旁的张九英大姐接过话茬。


b13dd577ad85ecba2abccbcdff60cf3.jpg


2021年,洋头村姜汤习俗被列入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跟往年相比,记者发现,今年姜汤节有些新花样。一些村民在沿街开摆的桌上放有年糕、艾粿条等,分别摆成“中国结”“书香门第”“金蛇摆尾”等造型,还有的在南瓜表面刻上“姜汤文化节”等字样,创意十足,别具特色。不一会儿工夫,主街上人们摩肩接踵。不少参加活动的市民依次向每家每户道喜,拿着大容量的瓶子收集姜汤,想要带回家,分享好彩头。


3f53cbb70453193b0f1fd19426f8947.jpg


“熟悉的场景,难忘的乡愁,看到儿时的玩伴特别亲切,让我好像又回到了几十年前。”已退休多年的乡贤、原市直机关干部郑用清特意从外地回来参加活动,“触摸”岁月的记忆,他百感交集。“我在外工作、生活多年了,这次家有喜事,家中长辈催我回来过节。老婆、孩子也回来了,一起感受乡下过节的热闹,‘把根留住’。”“90后”村民郑定荷说。


洋头村有烧制陶瓷的龙窑。几年前,南平市延平堇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入驻洋头村,在其旧址建起茶洋窑柴烧创业基地,生产的“茶洋窑成功杯”“茶洋窑福杯”等茶盏通过抖音直播,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美国等海外市场。“茶洋窑制作技艺和姜汤习俗都是非遗项目,希望这两种具有人文艺术价值的非遗项目能够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在活动现场,指着桌上摆放着的茶洋窑茶盏,堇力公司技术总监薛宇泓说。


图片

俯瞰延平区首座新建茶洋窑传统龙窑。延平融媒体中心供图


“此次举办姜汤文化节活动,既是传承百年传统习俗,也是响应市、区提出的‘迎宾客引人流,促消费促发展’号召的实际举措。我们能以此为契机,让更多的朋友多来洋头村走走看看,感受浓浓的年味和乡愁,更加深入地了解洋头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洋头村驻村第一书记翁琪乐表示,下一步,村里将进一步挖掘“姜汤习俗”等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茶洋窑柴烧创业基地和享通、润苗蔬菜基地,积极打造“文创+农田”体验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