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三明
标题图
登上央视!沙县小吃亮相《舌尖上的中国》
2025-02-11 15:17 聚焦三明

2月7日晚,央视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以下简称《舌尖4》)第五集“风物”篇准时上线,以细腻的笔触和精美的画面,将沙县小吃中颇具代表性的两种小吃——夏茂甜烧麦和水晶烧麦的独特魅力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作为三明乃至福建的一张“名片”,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共有米、面、豆、肉四大系列240多个品种,其中“中华名小吃”39种,“福建名小吃”63种。

2021年,
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入选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舌尖4》中,镜头率先对准沙县小吃的起点夏茂镇俞邦村,村民俞和文、张秀姬老两口在片中展现了夏茂甜烧麦的制作工艺,介绍了沙县甜烧麦的讲究与寓意。




“看到自己制作甜烧麦的镜头播出来了,很激动很自豪。甜烧麦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今后我会继续做好甜烧麦,把这份手艺继续传承下去。”俞邦村村民俞和文笑着说。

聚焦水晶烧麦的制作过程,片中的“主角”是位于沙县城区的佳兰烧麦店。店铺不大,却靠着一颗颗皮薄馅多、鲜美多汁的烧麦备受欢迎。一张0.6毫米厚的面皮,是一位沙县小吃业主对自家招牌小吃的精益求精,也是小吃从业者数十年如一日的匠心与坚守。



对于此次拍摄,店主郑加兰回忆,当时他们参与拍摄的人都特别紧张,大家都想把最完美的一面呈现给观众。“拍了足足两天,所有的工序、所有的步骤,我们完成得非常细致。”做沙县小吃33年了的郑加兰高兴地表示,会继续做好每一个烧麦,把沙县小吃做得更好。


扁肉是“砖头”,拌面是“钢筋”,筑成了沙县的高楼大厦。近年来,沙县区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沙县小吃产业,推动沙县小吃产业朝“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提升。目前,沙县小吃已成长为门店超8.8万家、年营业额超550亿元,带动就业30余万人的富民大产业。


沙县区小吃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发樟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沙县小吃培训中心作用,吸引更多的小吃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并挂牌成立“俞子彦大师工作室”,着力培养出更多的沙县小吃制作技艺人才。此外,还将强化对新制修订的《沙县小吃品牌管理办法》《沙县小吃商标许可实施细则》的宣传推广,助力沙县小吃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