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2月10日讯(记者 林鹏)10日晚(正月十三),仙游县榜头镇泉山社区一年一度的板凳龙圈灯习俗闹元宵如期举行,现场灯火通明,锣鼓喧天,黑夜之中,“板凳龙圈灯”犹如巨龙盘旋,声势浩大,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看。
据了解,板凳龙圈灯结构为每户一桥(板凳),每桥3米多长、装4盏灯。由青壮年男子手执肩扛,依次排好,组成灯的长龙。在龙头灯的引领下,抬灯巡游,行走于村舍阡陌间,绕境一圈。
现场还举行了暖场节目表演,大鼓队、舞龙舞狮、歌舞表演、无人机&烟火秀表演等精彩节目让人应接不暇。
时间到了傍晚19:30,圈灯队伍在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集合完毕,现场观众也已是人山人海。游灯前的“盘龙”表演是活动的一波高潮,圈灯队以龙头为圆心,龙身龙尾紧随,顺时针绕行,一圈复一圈形成旋圆,恍若巨龙盘旋,“灯龙”鳞光闪耀,蜿蜒游动,蔚为壮观。
长期关注民俗文化的当地人刘祖建说,泉山社区元宵的高潮是游灯,老人们都说游灯保平安,祥灯普照,前程似锦。方言“灯”与“丁”谐音,游灯的出游与回程的接灯(丁),寓意人丁兴旺。正月十三当地元宵,家家户户都要煮用芥菜、猪肉、海蛎、虾米混合大米炖成的“游灯饭”,吃了香喷喷的“游灯饭”,游灯才有劲。
元宵夜,居民们举起灯桥到祠堂集中衔接,俗称“团灯”。社区分布刘、林、黄、甘、吴、杨、陈等姓氏居民,游灯按姓氏连接成不同的长龙,各姓氏龙头风格迥异,灯桥接在龙头后。游灯开始,锣鼓开道,“灯龙”流动。村民们在家门口烧起柴火,红红火火迎接游灯队伍。灯光闪闪烁烁,社火映红了脸,“灯龙”绵延,圈灯“盘龙”时,龙头领先,龙身龙尾紧相随,由缓至急,按照顺时针方向盘旋,动静结合,首尾呼应,把元宵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