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正月初九,莆田市涵江区涵东街道霞徐社区,居民制作的超大红团出笼了,热热闹闹庆元宵。
红团是福建省莆田市的一种传统特色美食,因其形圆、色红、馅甜,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甜甜蜜蜜”。一般红团上的图案由木制模具压印成型,有福、禄、寿、喜、财、丁、贵、双孩儿、庆丰收等吉祥图案。
霞徐社区的红团以大为特色,其制作的大型红团直径达88公分,红团上塑有精致的祥龙图案。这一独特的祥龙图案由该社区的黄天赐和黄国辉兄弟采用面塑工艺捏制而成。兄弟俩是面塑手工艺人,从十几岁开始制作大型红团,如今一个65岁,一个63岁,都是做红团的“老手”。
▲2月6日,正月初九,莆田市涵江区涵东街道霞徐社区顺济庙门口,黄天赐(下)和黄国辉(上)兄弟在制作大型红团。
▲霞徐社区的大型红团每年都由黄天赐(左)和黄国辉(右)兄弟制作。
▲霞徐社区制作的红团以大为特色,直径达88公分,红团上塑有精致的祥龙图案。
▲2月6日,随着做好的红团下锅,现场氛围达到顶峰。
▲2月6日,忙了一下午的黄国辉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2月6日,蒸好的大型红团四周精心摆放56个小红团,象征56个民族团团圆圆。对于莆田人来说,红团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2月6日,陈芝印向妈妈分享她拍摄的红团。红团制作民俗吸引了很多游客。
▲2月6日,霞徐社区居民林碧兰正在摆设“百花宴”。花是当天早晨采摘的,由霞徐社区各家各户栽种,种类繁多,均不重样。
▲莆田多地祭祀用的“春景斋菜”大多出自黄天赐和黄国辉兄弟之手。
▲黄天赐和黄国辉兄弟的面塑作品各式各样,品类丰富,既有福建特色的水果蔬菜、鱼类海鲜,也有传统祭祀中常见的猪头、五花肉等样式。
▲2月4日,黄天赐和黄国辉兄弟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吸引了游客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