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春节各地茶俗,看看有没你的家乡……
2025-02-05 09:17 茶道CN公众号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在这阖家欢聚、喜气洋洋的日子里,除了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这些广为人知的传统习俗外,喝茶这一雅事,也在春节活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温婉秀丽的江南水乡,到广袤豪迈的北方大地;从神秘的西南边陲,到繁华的沿海区域,不同地域的春节茶俗风格迥异,共同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姿的春节茶俗长卷。



江南“元宝茶”


江南人家的茶俗处处彰显着细腻与雅致。大年初一,主人家便会精心筹备,为登门的客人递上一杯杯热气氤氲的 “元宝茶”。所谓 “元宝茶”,是在茶中特意放入两颗青橄榄,因其形状两头尖、中间圆润饱满,酷似元宝,故而得名。在苏州方言里,青橄榄又被称为“福果”,寓意着吉祥如意、福运绵绵不绝。

当客人接过这杯茶,先是轻轻抿上一口,让茶汤的清甜与橄榄的淡雅清香在舌尖缓缓散开,随后将橄榄细细嚼碎咽下,寓意着将“元宝” 纳入囊中,祈愿新的一年财运亨通,富足安康。


福建“三茶六酒”


在福建宁德蕉城,春节时有一项特别的习俗——“三茶六酒”, 主要用于祭祀祖先与神灵,是人们表达对先人的敬意以及对新年美好祈愿的一种方式。在祭祀时,会准备三杯茶和六杯酒作为供品,摆放在祖先牌位或神灵像前,以祈求祖先和神灵庇佑家庭平安、幸福、兴旺。

除夕时要供“茶米水”,这是对祖先和神灵的一种供奉。正月初一要喝年糖茶。年糖茶一般会加入白糖或冰糖等调料,喝起来口感清甜,带着“一年到头口甜心甜”的美好寓意。



四川“摆茶”


在四川宜宾,“摆茶” 是一项独特且富有传统韵味的过年习俗。摆茶时会根据家庭经济条件选择不同的茶具。普通人家多用土粗碗装茶,富裕人家则用细瓷碗装茶。摆茶时除了茶,还会搭配茶食糖果。普通人家的茶食糖果一般是用红苕糖做的,而富裕人家的则是用饴糖(酒米熬的糖)做成。

过年过节请客吃饭时,饭前都要先摆茶来吃。通常还会准备黄粑或者鸭儿粑、草草粑等。吃过茶后摆碟子菜下酒,酒吃过了才上主菜,一般是九大碗。吃完饭后,还要给客人端水洗脸洗手,再递上一杯茶。



安徽锡格子茶


锡格子茶是安徽黟县极具特色的传统早茶民俗,“锡格”指黟县人家独有的、盛装地方茶点的锡器工艺品;“子”在黟县方言中是 “鸡蛋” 的意思;“茶”则是独具黟县民俗特色的 “早茶”,合起来便是“锡格子茶”。

大年初一,家人们互相拱手作揖、祝贺新禧,然后按辈分围坐在厅堂中央的八仙桌旁开始享用 “锡格子茶”。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期间,家中来拜年的客人,主人家都会以 “锡格子茶” 招待。


白族“三道茶”


白族春节期间的“三道茶”习俗独具特色,寓意着人生的三种境界。“三道茶”分别为“苦茶”“甜茶”和“回味茶”。第一道茶为“苦茶”,又称“烤茶”。将小砂罐放在火塘边烘烤,待砂罐烤热后,放入适量的茶叶,用文火慢慢翻炒,直至茶叶发出焦香。然后冲入滚烫的开水,顿时茶香四溢。这道茶味道苦涩,寓意着人生的创业之苦。

第二道茶是“甜茶”。在茶碗中放入红糖、乳扇、核桃仁等配料,再冲入第一道茶的茶汤。这道茶香甜可口,寓意着人生经历苦难后迎来的幸福生活。第三道茶为“回味茶”,在茶碗中加入蜂蜜、花椒、姜等,再冲入茶汤。这道茶的味道酸甜苦辣,各味俱全,寓意着人生的回味与反思。



家族油茶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交界的山区,油茶汤是土家族春节期间的传统饮品,深受土家族人民的喜爱。制作油茶汤时,先将茶叶、粉丝、黄豆等物,用油炸过,加煮熟的腊肉粒、豆腐颗和玉米泡,再加葱花、姜米等佐料,掺上烧沸的油汤,吃起来清香可口,回味悠长。

春节期间,土家族的妇女们会早早起床,精心制作油茶汤。当家人起床后,一碗热气腾腾的油茶汤就会端上桌来。在土家族的传统习俗中,春节期间吃油茶汤还有驱寒保暖的作用,因为山区冬季寒冷,油茶汤能够帮助人们抵御寒冷。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