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4日讯(记者 黄琼芬)2月3日晚,世遗泉州非遗时尚秀在泉州府文庙前广场启幕,活动以“穿越宋元奇妙游”为主题,奏响了一曲世遗、非遗与时尚完美交融的多元华章。
世界遗产之城“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孕育出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项(22处)、国家级文保单位44处,世界级非遗项目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6项、省级非遗项目128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4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26人。去年底,“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花灯、闹元宵习俗、英都拔拔灯、闽台东石灯俗等4个与“春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申报。
此次“世遗泉州非遗时尚秀”活动,通过“万国商埠”“万般生活”“万家灯火”三个篇章庆祝春节申遗成功、致敬非遗和非遗传承人,融合“世遗、非遗、时尚、秀场”四大元素。作为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泉州以世界级非遗为主轴,推出非遗游园会等300多场精彩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奉上非遗盛宴。
在“万国商埠”篇章中,非遗展演依次登场。非遗青狮与北狮身披彩衣,随着鼓点节奏翻滚跳跃,展现出泉州人民乘风破浪、勇敢坚韧的精神风貌,为新春送上祝福,喜迎八方来客。安溪铁观音茶道展示,茶艺师手法娴熟,茶香四溢,味清韵雅,仿佛回到宋元风雅与诗意并重的泉州。
随后,婉转悠扬的南音在夜空中缓缓流淌,以海丝文化和安溪茶文化为灵感设计的世遗霓裳惊艳全场。金苍绣的精美细腻、茶元素的清新淡雅与时尚华裳相得益彰。身着华丽服饰的模特从精心搭建的闽南民居布景中徐徐走来,生动再现了宋元泉州贸易繁荣的辉煌历史。
“万般生活”篇章聚焦泉州的日常生活,生动展现了多元文化交织融合下,民俗与技艺百花齐放的绚丽景象。
激昂高昂的压脚鼓率先响起,仿佛是宋元盛世繁华的颂歌。梨园科步的精致细腻、高甲戏的独特韵味,尽显泉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万般生活的丰富多彩。纸织画、影雕等传统技艺展示区里,手工艺人专注创作,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展现着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与匠心传承。南少林武术、俞家棍、白鹤拳等泉州武术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此外,创意舞台与模特的情景演绎相结合,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勤劳勇敢的惠安女,身着独特服饰,头戴斗笠,展现出坚韧与勤劳的品质;头戴簪花围的蟳蜅女,灵动俏皮,充满生活情趣。她们在舞台上向海而生、与海结缘的传奇故事,让观众深入领略到泉州沿海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与人文魅力。
“万家灯火”篇章则尽显泉州独特的灯火文化魅力。活动现场,模特们身着汉服,手持造型各异、精美绝伦的花灯,宛如从历史长河中款款走来,将宋元泉州春节期间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盛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刻纸礼服的展示环节将非遗与时尚的融合推向高潮。手工艺人一刀一划精心雕琢,纸上传神,刀下生辉,精美的山水云雾等图案跃然于华服之上,非遗之美与现代风尚完美融合,绽放出独特光芒,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碰撞产生的无限魅力。
为致敬非遗,活动还特邀18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10名市级非遗传承人参加。最后,青狮压阵,千灯巡游活动盛大开启。现场观众手持花灯,满怀热情地加入巡游队伍,跟随花灯队伍穿越泉州古城的大街小巷。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共同编织出一幅穿越时空的壮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