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随着法定假期增加,公众的出游需求更强。节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5年春节假期出游提示,提醒游客提高安全意识,扎实做好出游准备,注重出行安全、消防安全,自觉做到文明出游。
近年来,随着文明出游理念深入人心,游客文明素养也不断提升。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有些游客不遵守公共秩序,乱丢垃圾、乱刻乱画等仍时有发生。不文明旅游现象不仅影响其他游客的游览体验,也破坏景区乃至城市的环境和秩序,应当引起重视。可以这么说,火爆的春节旅游市场,对各地旅游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路上千般景,最美是文明。文旅部在此次出游提示中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游客既是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在出游过程中,每个人都应对不文明行为说“不”,共同营造文明旅游新风尚。
营造文明旅游新风尚,守规矩放首位。游客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的出游提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安全。文旅部发布的出游提示划定了安全底线。比如,要求游客“不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不前往高风险地区”“不乘坐未配备必要救生设备的观光游船”,特别是自驾出游要“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再如,提醒游客入住宾馆时“不躺卧在沙发上、床上吸烟,不乱扔烟头”等。这些提示看似老生常谈,其实都是从既往事故中总结出来的教训,条条管用、条条实用。每一名游客都有必要入脑入心入行,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雷池半步。
营造文明旅游新风尚,重在宣传引导,贵在人人参与,更离不开法治兜底。各地文旅部门和相关行业要积极主动作为,以更清的思路、更实的举措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同时,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游客提供常态化的优质志愿服务,循循善诱引导游客守护旅途中的文明与美好,在春风化雨中厚植文明沃土。当然,在实践中,有关部门还要增强刚性约束,对不文明旅游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既教育当事者,又警示他人。此外,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要加强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借鉴,总结好经验,推广好做法,既扬长避短,又取长补短,不断升级旅游文明治理手段。
一花一木皆是景,一言一行要文明。每个人都应当从我做起,争当文明旅游的践行者、推动者、引导者,自觉履行文明旅游的义务,以“内化于心”的文明观念形成“外见于行”的行动自觉,共绘节日出游旅途最美风景,共同度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