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最新发布的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中,在养老护理员职业类别下新增了社区助老员和老年助浴员两个工种,与养老相关的新职业新工种超过15种,有的新职业新工种已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行业工种细分背后,涌动的是日渐释放的养老服务需求。据省民政厅、省老龄办上月发布的《2023年度福建省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3年末,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48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7.88%。
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占全体老年人的11.6%。失能老年人照护是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刚需,也是缓解全社会养老服务焦虑的当务之急,是养老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业界人士表示,未来失能老年人的庞大基数,必将使护理服务取代以助洁为主的家政服务成为养老服务中的最大占比。
从总量需求的激增,到结构占比的大幅调整,意味着养老服务行业面临洗牌。从目前福建养老服务市场来看,企业70%以上的养老业务都还是依赖政府购买服务,靶向服务的是“6+1”类对象(即60周岁及以上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以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等)。显然,从以托底型服务为主到以改善型服务为主的变化趋向,意味着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没有释放。从市场实践来看,多年来一些养老服务企业均经历了从微亏到基本持平到现在微利的发展历程,目前仍然处在培育市场的阶段。相关企业要拓展更多的养老场景和创新经营模式,从而抢占养老服务市场变化的先机。针对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风险,需要切实保障老人、助老员、养老服务企业三方的利益,第三方责任险的推行势在必行。
养老服务产业的大爆发,对作为服务主体的养老服务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不也正是相关企业大展拳脚的良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