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蟳埔村,一路都是簪花店,招牌醒目,异彩纷呈。一簇簇绢花头饰色彩斑斓,一款款美服琳琅满目。街头巷尾不时有头戴簪花、身穿特色服饰的少女穿梭而过。幽深古朴的小巷,焕发着奇异海洋光彩的蛎壳厝,具有福建特色的红砖墙……都成为网红摄影点,头戴簪花的游客随处可见。从远处看,花枝颤动,摇曳生姿,仿佛一片片姹紫嫣红的“移动花园”。在蟳埔村,这样簪发戴花被称为“簪花围”,是闽南地区渔家女的传统穿戴习俗。2008年,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彩缤纷的簪花承载着昔日渔家女的情感与希冀,也成为如今年轻人拍照打卡的“时尚单品”,吸引四方游客慕名前来体验。

这是在福建泉州西街开元寺外拍摄的来自蟳埔村一位阿婆的头饰。(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蟳埔民俗文化村’已经被整体列入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根据《福建省级传统村落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社区保护发展规划2020—2040》,划定5.1公顷为核心保护范围,抢救性修复保护历史建筑25处,引导村民局部修缮隐患建筑18处。”蟳埔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向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