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公交“六进”开进群众心坎里 厦门36个点位开通45条公交“六进”服务线路
2025-01-21 11:14 海峡导报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月21日讯(记者 崔晓旭 曾宇姗/文 沈威/图 通讯员 戴惟 赵巧玲)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在家门口坐上公交;职工无需自驾,公交车直达办公大楼下;还有上学、求医、办事、逛街等需求,通过公交就能畅快出行……刚刚过去的2024年,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厦门市大交通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大交通办”)牵头各区政府、各相关单位,以方便市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为目标,深入开展公交“六进”服务工作。

    推动公交进小区、进园区、进学校、进医院、进商圈、进企业,进而大幅缩短乘客的步行距离,不仅为更多市民群众带去便利,也促成他们对公共交通的选择,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城市氛围在鹭岛愈发浓烈。



进小区

●402路开进源泉山庄,日均服务乘客约616人次,较刚开通时增长28.62%

●M49路围绕金尚小区新设置5处公交“六进”特色站牌,衔接金尚小区与地铁、BRT蔡塘站


进园区

●M12路延伸覆盖至象兴四路,直达自贸区象屿园区内办公大楼下

●M6路开进银城智谷、环东云谷园区,园区3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增加至99.26%


进学校

●902路、M15路开进集美区的厦门医学院学校内部

●375路、376路两条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内部微循环线路,串联起师生主要活动区域


进医院

●M47路驶入弘爱医院内部,通过风雨连廊衔接医院门诊楼

●M26路、809路由地铁东瑶站延伸驶入新开诊的复旦肿瘤厦门医院负一层


进商圈

●M51路、M52路两条地铁接驳线开进筼筜天虹商圈,日均服务乘客超过500人次


进企业

●803路延伸驶入海沧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共计服务企业员工约1.6万人


公交开进小区

居民实现家门口乘车


    清晨的源泉山庄,一辆社区公交车停在居民楼旁的站点。居民林阿姨拉着小推车,上了这辆公交车,准备再换乘BRT去八市买菜。“以前,柯厝路道路狭窄,没通公交车,我们要走一二十分钟才能坐上公交车或者BRT,十分不方便,现在不出小区就能坐上公交了。”林阿姨说,这是真正的“在家门口坐公交”。

    一条简单的“进小区”线路,提升了居民的出行便捷度和幸福感,背后凝聚的,则是相关单位为民办实事的决心。

    去年以来,厦门公交集团、市政部门、街道及社区等联合协作,先后五次组织现场踏勘,掌握路况、站点、停车区域等硬件条件,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时,源泉山庄面临着城市职业学院到C区路段道路过窄,以及B区路段站点有回无去两个痛点,反复协调、征求意见后在B区合适点位设置了新站点,采用会车让行的方式。在C区,社区协调出两个公交车专属停车位。”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开放小区道闸、提供停车区域、设置公交站点、清理违停车辆等一系列难题的解决,为公交“进小区”扫清了障碍。去年6月1日,402路公交开进了源泉山庄小区,运营半年时间,日均服务乘客约616人次,较刚开通时增长28.62%。

    无独有偶,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金尚小区,也面临着乘车不便的问题。长期以来,居民们只能在小区西门和北门的公交车站乘车,下了车还要过马路才能到小区。去年11月11日,M49路顺利开通,不仅衔接金尚小区与地铁、BRT蔡塘站,还新设置5处公交“六进”特色站牌。自此,小区居民出门就能便捷抵达公交站,周边忠仑花园、中孚花园、金北花园等小区的居民也实现了就近乘车。


公交开进园区

职工上班路大大“缩短”


    每天出行早高峰,M12路公交车就停放在地铁火炬园公交场站,等待着乘客们。这辆公交车从场站出发,途经华荣路(地铁站),开进厦门自贸片区象屿园区,将在此工作的企业职工们直接送到办公大楼下。

    这样的改变,令许多“打工人”受宠若惊。

    此前,湖里区自贸区象屿园区的公交站点设置在园区外围的象屿路及长岸路上,园区乘客步行到公交站,平均要走400米以上。由于乘坐公交不便,园区企业员工大多选择自驾出行。为缩短园区企业员工的“上班路”,相关部门与园区管理单位邀请园区企业员工开展座谈,了解员工出行方向、出行时间、出行地点等需求,最终决定在自贸时代广场和自贸金融中心两栋人流最为密集的办公楼下,清除部分路侧停车位,规范部分共享单车停车位,设置公交站点。

    去年4月底,M12路进行调整,延伸覆盖至象兴四路,新增自贸金融中心站、屿北一路口站、自贸时代广场站,乘客通过“公交+地铁”的出行方式,就可以直达园区多处办公楼下。“以前从公交站走到园区里,要多走十几分钟,打车或者开车又增加了成本。现在有了这路公交,接驳地铁十分便利,通勤路更舒心,每天出行成本平均节约了20元。”就职于象屿园区的职工小赵说。

    解决园区“出行难”,既能服务沿线企业员工,也为园区营造了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如今,作为厦门科学城核心片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同安区银城智谷、环东云谷,企业员工也“乐享其乘”。M6路开进园区,并在商圈爱琴海设置站点,上下班的员工、前来购物的居民都可以乘坐M6路换乘BRT。据介绍,这两个园区的3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分别由62.31%和73.34%增加至98.53%和99.26%,基本实现园区公交站点“全覆盖”。


全市36个点位

开通45条公交“六进”服务线路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厦门公交“六进”服务工作的推广实施,切实做到紧扣民生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市民乘客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引导绿色低碳出行,促进节能减排、优化交通结构、缓解交通拥堵。

    市大交通办介绍,公交“六进”服务工作聚焦小区、园区、企业、医院等公交线网薄弱区域,不断织密公交线网,让广大乘客从中受益。2024年,厦门市累计在全市6个行政区的36个点位开通45条公交“六进”服务线路,配套设置120座特色站牌,覆盖17个小区、6所学校、7个园区、2所医院、2个商圈、2家企业。全年累计服务乘客543.48万人次,日均服务乘客近3.5万人次。

    与此同时,公交“六进”服务线路的开通取得了“两增四减”的工作成效。新增的公交“六进”线路客流环比开通首月增长超过30%,多个产业园区3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增加至95%以上,实现“客流增长、站点覆盖增密”;乘客平均步行距离减少约455米,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较私家车出行平均每月减少出行成本450-700元;机动车通行量平均每天减少约1338pcu(标准车当量),全年减少碳排放约1270吨,“步行距离减少、出行花费减少、机动车出行减少、碳排放减少”的现实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