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时下什么最热,那非AI(人工智能)莫属。这不仅反映在资本市场上,也体现在各行各业,茶行业自然也不例外。
AI应用无处不在
2024年,茶行业的AI应用场景已经无孔不入。AI采茶机器人已经在杭州西湖龙井原产地里投入使用。机器人通过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对茶叶嫩芽进行精准识别,从而确保正确采摘嫩芽。
当前AI采茶机主要应用在较为平坦的茶园复杂地形还需人工采茶(摄影:黄健东)
有茶企通过装载人工智能设备,把制茶大师的经验转化为数字化工艺参数,并据此进行制茶设备的创新研发,将传统手工制茶升级为标准化智能生产线,实现了90%自动化生产。该公司又研发了AI挑茶机器人,能快速精准识别非茶类夹杂物。
也有茶企通过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算法,实时监控茶叶在各制作环节的状态,如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烘焙过程中茶叶的变化,AI系统自动调节烘焙时间和温度,保证茶叶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未来AI将全面应用于制茶的各个环节,茶叶生产将全面走向标准化(摄影:张向阳)
在包装与物流环节,AI技术通过机器人自动分拣、包装及智能物流调度,大大提升了效率和准确率。
在新茶饮领域,AI应用更是无处不在。某个新茶饮品牌的智能出茶机可自动化生产奶茶,运营者提前设置好产品原料配方数据,顾客扫描杯子上的二维码后,机器会自动将所需原料打入杯中,并加入水果与冰块,10秒钟内即可完成一杯奶茶。
警惕蹭热点式AI
AI确实在塑造茶行业,也在塑造整个社会。但和其他行业一样,如果部分商家只看到 AI 的热度和噱头,没有真正把 AI技术用在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上,反映出的只会是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
有些所谓的智能采茶机器人和制茶设备,宣传得神乎其神,似乎有了它们就能颠覆整个茶行业的生产模式。可实际上,这些设备不仅成本高昂,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效率并没有宣传来得高、对复杂环境适应性差等。
AI的使用最终目的是促进茶业高质量发展,为百姓献上一杯健康好茶(摄影:邱锦榕)
有些商家声称全程采用了 AI 控制的自动化设备来提升茶叶品质,可实际情况只是部分环节用了机器,一些所谓的 AI质量检测系统也不能真正保证茶叶的质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家们千万别以为只要在广告中加上 “AI” 两个字,就能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实际效果如何要另当别论了。
茶维系着全国大约8000万茶农的切身利益(图为永泰县龙虎山茶厂,摄影:傅筱清)
笔者还注意到,有公司弄出个“舌面检测仪”,美其名曰 “AI与茶饮结合的新典范,开辟新赛道”。伸个舌头就能推荐茶饮,这不是明摆着交“智商税”吗?
还有一家养生茶饮店推出的“AI把脉喝茶”,通过 AI 图像识别消费者的舌象和面象,就能推荐合适的茶饮配方。声称“可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智能推荐适合个人体质的中药奶茶”,纯属无稽之谈。
还有的茶饮品牌弄个超写实虚拟偶像与 AR 技术,就以为自己跟上了AI潮流。这不过是表面功夫,华而不实,对茶饮本身的品质和口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提升,纯粹是为了制造话题,让消费者掏钱买单。
结 语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AI必将“一统江湖”,它不仅是一种技术革新,更是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茶行业需要AI,更要拥抱AI,让AI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但我们依然要擦亮眼睛,别让假AI把我们忽悠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