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风光秀美,人文荟萃。
漫步万寿岩之中,聆听20万年前的远古回响;来到朱子文化园,邂逅理学文化;身临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登上“秀起东南第一巅”的金铙山,感受云海群山的波澜壮美……
近年来,我市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增加文旅消费新元素、开拓文旅消费新市场,文旅产业迈上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2025年三明文旅促消费主题文创产品展销活动中,各县(市、区)展位迎客来。
绿宝、斤斤、熹大人、墨宝、明嘟嘟……各式各样的文创IP让寒冷夜晚升起别样的“温度”。这是1月15日起,在泰宁古城举办的2025年三明文旅促消费主题文创产品展销活动。文旅融合魅力让市民走出家门,面对面、零距离地感受惊喜。
一直以来,我市聚焦“文旅+”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文旅服务,挖掘消费新增长点。
沙县小吃是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富贵牛肉、美味腊鸭、鸿运牛腩煲、漂“福”牛肉汤、喜庆牛膜王……上月,第二十八届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夏茂分会场活动——福牛宴在俞邦村举办。活动现场100多桌牛系列及沙县小吃宴席成为吸睛亮点,小吃制作体验、美食品鉴、山地越野车体验、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吸引近3000人次游客前来参与。
不难发现,人们“诗和远方”的目标,不再局限于名胜古迹,也可以是小吃里的烟火气,是音乐会给予的情绪价值。和过去相比,文旅消费变得接地气,日常去处也成了文旅休闲的新选择。
麒麟山公园543级台阶,三明人儿时的记忆,就是这样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去年5月,“绿都三明踏歌行”——万寿三元·麒麟音乐节暨“沪明缘”国潮文创集市主题活动在麒麟山公园举办,听众沿543阶梯拾级而坐,近距离地参与音乐互动,让艺术有了更生动鲜活的表现力,也让城市迸发出年轻的生机。
这是市文旅局推动“音乐+文旅”跨界融合的一个生动案例。去年,市文旅局策划“绿都三明踏歌行”主题系列活动,发挥各地文旅品牌特色孵化出不同的文旅新业态和消费场景,让“音乐+文旅”成为旅游发展“进行曲”。据了解,去年共举办11场“绿都三明踏歌行”系列活动,吸引游客100余万人次,带动消费8亿余元。
入秋时节,三明文旅官方账号在小红书平台上线,“趣三明”话题掀起一波文旅“种草”热度。市文旅局紧抓当下流行趋势,围绕“四季三餐 慕明而来”主题开展系列创新营销“种草”行动,宣传三明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吸引粉丝日渐增长,用户黏性日益增强,三明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提升,助力流量转变为小城“留量”。
“3、2、1……”1月16日,随着倒计时结束,红绸缓缓拉开,宣告泰宁锦江国际度假酒店正式揭牌营业。
该酒店是沪明文旅产业对口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目前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项目。
产业合作是沪明对口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文旅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2022年8月,我市提出以泰宁大金湖为区域中心,全面整合提升泰宁、建宁、将乐三县优质旅游资源,推动创建“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2023年,引进上海锦江集团,携手成立福建环大金湖发展有限公司,以旅游资源整合提升为抓手,扩大“大金湖”旅游品牌影响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024年元旦,环大金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接管运营泰宁金湖、上清溪、寨下大峡谷景区等三大国有景区以及大金湖游船资源,环大金湖区域旅游安全、市场秩序、服务质量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高。运营首年,金湖景区接待人数同比增长30.73%,营收增长38.19%,2024年全口径销售额5345万元,同比增长近20%,其中线上网络销售额全年增长221.35%,散客数量同比增长25.1%。
三明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山清水秀的绿都是上海不二之选的“后花园”。为了让上海人民了解这山水诗意的美景,我市邀请上海“春之旅”主题团来明录制的《同话沪明情·四季游三明》栏目在上海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播出;组团参加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打响三明文旅品牌知名度;针对上海市场推出4条沪享三明精品游线路产品,开行“上海假日列车·三明号”旅游专列,还在上海承办2024年福建文旅(三明-上海)推介会,不断扩大三明的上海“朋友圈”。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上海进博会以及这次文旅消费提升年活动期间,分别启用了三明市数字文旅展厅和沪明文旅数字化服务平台,作为重要宣传展示阵地和引客入明重要窗口,更好更充分地向上海乃至全国各地展示三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
三明的好山好水持续输出,招揽上海客人奔赴一场与自然的“清新之约”。
去年,上海市总工会为我市5家基地命名挂牌“2024年上海职工疗休养基地”,市总工会、文旅局联合出台面向上海职工(劳模)来明疗休养免门票优惠政策,全市基地接待上海职工来明疗休养1.43万人。
职工疗养身心愉悦心情,以深度体验和实践学习为目的的研学旅游也在不断升温,2024年,沪明两地开展学生研学活动52次,上海参与学生共1201人。
湖面波光粼粼,丹霞地貌千姿百态,山水相映成趣……大金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泰宁之境,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到此揭开其神秘面纱。
“甘露寺给人静谧的美感,大金湖游轮上岛的体验感也很好。”1月16日下午,一名参加沪明文旅创新合作活动暨三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提升年启动仪式的南平嘉宾如是说。他希望,南平和三明的合作能够发挥区域带动作用,推动武夷山国家公园“双世遗”与泰宁“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的联通联动。
三元区顶太村群山环抱、风光秀丽,立足“地域生态资源特色产业”打造的全域旅游提升改造项目,支撑起乡村发展和业态兴盛的脊梁,让曾经被“冷落”的高山村焕发新生,似酒香一般,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好去处。
近年来,三元区积极整合乡村风貌、人文历史、特色产业、旅游景观等资源,串联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等多元化业态,开发各类主题游览路线,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作为“中国绿都”的三明,如何将游客引来并留住?我市全力发展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助推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工作开展,构建起涵盖八闽之巅福源建宁、水墨丹山静心泰宁、仙峰古堡茶美大田等“一县一品一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体系。
文旅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让文化更有活力、旅游更有魅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一幅和谐美好的山水画,正在三明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