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
人民日报刊文
《过去一年,政法机关忠诚履职、担当作为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政法力量》
聚焦集美区综治中心
一站式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1月12日晚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
《以人民为中心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关注集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规范化建设工作
如今,“有矛盾就找综治中心”成了很多群众的共识。
在厦门市集美区综治中心,亮堂的办事大厅里,6个窗口一字排开,提供咨询、业务办理服务,一站式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集美区综治中心办事大厅
办事大厅整合各职能部门入驻,常驻单位有法院、检察院、信访局、人社局等,通过推动各部门通力合作,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有效助力社会治安防控水平显著提升。
“等调解时,我们会电话通知您。”2024年8月15日,刘女士填好最后一张表格,交给了工作人员,听到这话,她便推着婴儿车准备回家了。“以前法律咨询、申请劳动仲裁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进一扇门就能搞定了。”她对这项“新服务”十分满意。
劳动纠纷受理窗口
2023年底,集美区谋划部署区级、各镇(街)综治中心“1+6”的升级改造。经过半年多的谋划,去年6月底,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区级综治中心群众办事大厅落地建成。中心设立综合受理、劳动争议、行政复议、诉讼服务等6个办事窗口,以及劳动纠纷、涉征拆纠纷、道交纠纷等14个行业性、专业性功能调解室,实现矛盾纠纷一揽子接收、无缝流转、快速调解。
法律咨询窗口正在接待群众
“让群众又好又快化解难题”,从窗口设置上,区综治中心就贯彻了这份初心。现场可以看到,临近大门的第一个窗口就是法律咨询,而法律咨询后面的综合受理是一个无差别受理窗口,其他窗口无法受理的问题,就会转到这个窗口来办理。
民忧、民怨何以又好又快化解?离不开解纷力量的聚合。
中心成立后,由集美区委政法委分管领导负责日常的统筹协调,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信访、司法、人社等8个常驻单位、以及教育、民政等15个轮驻单位共同入驻;中心还整合了区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12309检察服务等多个中心进驻。
各部门派出“精兵强将”入驻中心,化各自为战为抱团作战,不仅方便群众求助只进一门,还利于发挥部门优势,联动化解纠纷。
去年7月的一天上午,外来打工人员淡某和灌口镇的残疾人俞某共同来到综治中心调解室。原来,淡某其因琐事打伤了残疾的俞某,被打伤后,俞某医药费花了7万多,还要二次手术取钢板、看牙齿、康复治疗,一变天受伤的左腿酸痛不已。“我是一时冲动,愿意赔偿……”在检察官的主持下,双方坐下来调解,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区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
驻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组织当事人调解
集美区检察院作为区综治中心常驻单位,设立12309检察服务中心,并选派资深的业务骨干检察官担任调解员,依托一站式平台开展检察工作,就地组织调解。中心运行以来,部分窗口日均接办件近30件,有效化解多起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
在区级综治中心之外,6个镇(街)综治中心也已全部建成。
集美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
“区级中心是中枢,汇聚多部门解纷力量和基础数据;镇街是主战场,大量的矛盾纠纷在此得到解决;村(社区)是前沿,发挥地缘近、人头熟的优势,将矛盾纠纷消解在萌芽状态”,集美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区综治中心横向上打通政法与行政的壁垒,联通区级各部门。
纵向上实现上下级贯通,聚焦“硬件支撑、软件赋能、融合提效”三个重点,强力打造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协同、高效联动的综合治理体系,持续推动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便民化运行,实现“百姓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的灵活处置模式。
“物联感知+视频监管”信息采集和动态巡查
在线上一端,依托“智慧集美”平台,集美区矛盾纠纷化解功能也在试运行当中。模块生成后,全区各职能部门、镇(街)、村(社区)和相关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均可开通端口,将实现不同单位和层级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互联互通,提高了联调共治的能力与效能。
集美区综治中心办事大厅诉讼服务窗口
在智慧赋能下,集美区实现矛盾纠纷化解重心由事后被动化解转为源头主动防治。中心依托“智慧集美”数据信息以及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专班力量,综合分析群众日常投诉件、矛盾类事件等,定期发布分析报告,并将结果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为综治工作提供支撑,实现风险隐患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让群众“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高质效化解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