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月15日讯(记者 陈婧琳)1月15日上午,集美大学海工高端装备技术转移转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入驻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揭牌仪式在基地举行。
现场,在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林怀远,集美大学校长谢潮添,翔安新城片区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许庆军的见证下,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侯炜,集美大学副校长黄新华分别代表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与集美大学海工高端装备技术转移转化研究院签约。该研究院也在今日同步揭牌。
研究院锚定目标 打造海工高端装备平台
该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业牵头成立,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大力支持。整体目标是建成我国东南沿海具有影响力的海洋装备高性能制造与智能化技术平台、水动力监测与仿真中心和海洋装备智能检验技术应用创新平台,支撑厦门市海洋经济产业的战略需求。
其中,海洋装备高性能制造与智能化技术平台拟建设高端海洋装备关键零部件高性能制造子平台、海洋装备动力与传动系统设计子平台、海洋装备远程通信与智能控制系统子平台、海洋低碳可再生能源装备研发子平台,实现高端海洋装备的高性能自主国产制造;水动力监测与仿真中心拟开展海域水动力监测与数值仿真,服务相关涉海工程的建设和运维,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海域防灾减灾相关的技术服务支撑;海洋装备智能检验技术应用创新平台拟开展远程智能检验检测平台的建设工作,实现对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工平台以及智慧港口等海洋装备全面、高效、安全的检测与维护。
揭牌仪式上,集美大学还与各科技创新驿站代表进行了签约。“我校科研团队以成建制或半建制的方式入驻厦门的部分龙头企业,打通科技创新的痛点和堵点,建立学校和企业的沟通桥梁,也有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集美大学科研处处长蔡国榕介绍。
基地“新”潮澎湃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基地自启用以来,不断涌动创新浪潮。据介绍,基地着重引进创新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重点支持掌握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及服务机构入驻。
目前,基地已成功吸引了厦门大学海洋产业创新中心检验检测服务平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基因库平台陆续入驻。“近年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通过支持一批海洋创新实验室、海洋科研平台的发展,助推高校和企业搭建产学研桥梁,将高校科研成果在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行转化落地。”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秘书处产业平台部主任潘春彬介绍。
本次研究院的正式入驻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产业创新能力,为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基地注入新血液,也为厦门海洋高新区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刚刚批复建设的鹭江创新实验室、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集美大学和朱蓓薇院士三方合作建设的海洋生物制品开发利用研究院也将入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