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泉州
标题图
蛇年来泉州打卡世遗城 探趣蛇文化
2025-01-14 14:50 泉州通客户端

龙腾九州辞旧岁,蛇舞春风迎新年。在农历蛇年即将到来之际,泉州古城融合闽南文化和非遗元素再次推出“七彩刺桐蛇”等生肖IP。事实上,在十二生肖中,蛇与闽文化有深厚情缘。古代闽南有蛇崇拜文化,畲族就将蛇作为图腾,非遗拍胸舞和蛇有一段源远流长的历史,德化也有许多与蛇有关的传奇地名,蛇年文创产品更是受到了游客和市民的热捧。

神采飞扬闹刺桐,“蛇”我其谁游泉城。新岁启封,来泉州感受祥蛇贺瑞,过一个传统而新潮的中国年。

生肖IP “七彩刺桐蛇”掀起打卡热潮

老二“丝丝”(肖培滨 摄)

老五“欢欢”(李慧敏 摄)

老六“迎迎”(李慧敏 摄)

老七“鲤鲤”(肖培滨 摄)

老大“海海”,老二“丝丝”,老四“州州”……泉州“七彩刺桐蛇”日前登上了央视新闻,高能霸屏。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蛇年,鲤城以“蛇”生肖为内核,打造蛇年生肖IP“七彩刺桐蛇”艺术装置,由“海海”“丝丝”“泉泉”“州州”“欢欢”“迎迎”“鲤鲤”等七条“蛇”组成,连起来意为“海丝泉州欢迎你”。IP形象特色鲜明,内涵各异。其中,首先亮相的“州州”充满清新绿,寓意与茶文化相结合,体现了泉州当地人对茶的热爱,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围绕“七彩刺桐蛇”,线上线下同步推出多种精彩有趣的玩法。如线下推出泉州古城“贪吃蛇”寻宝定时挑战赛、跟着“七彩刺桐蛇”游中国清源山、蛇年生肖周边快闪店等活动。“萌”力十足的“蛇蛇”在古城各大街头成为游客和市民们打卡的“偶像”。大家纷纷表示:前年看兔、去年追龙,今年必须继续来迎蛇,又多了一个理由再来泉州玩。

除了“七彩刺桐蛇”,各县市区也纷纷出招,新春特攻,萌蛇来袭。丰泽区融合传统文化与非遗元素,精心打造蛇年“三星”IP形象,她们软萌可爱、色彩绚丽,她们姿态灵动、寓意吉祥,“三星”齐逗阵,福气临丰泽。安溪把非遗元素和名优农特产融入设计,打造了5个超萌蛇年IP形象,成立“萌蛇新春特攻队”,带你一起在安溪的山水间、茶香中,迎接新春好运,开启探秘之旅。

非遗 拍胸舞传承闽越祈福文化

“七彩刺桐蛇”的老大“海海”位于威远楼,整体以拍胸舞者的形象为创意基底。它头戴形制特殊、红黄相间的草箍,颈别刺桐花环,身上的鳞纹与图腾则取自泉州极具特色的建筑红砖纹,脚踏六角橙红地砖,仿佛腾云驾雾而来。

老大“海海”以拍胸舞者的形象为创意基底 (图片来源:鲤城文旅之声)

蛇IP与拍胸舞相结合的背后有着深厚文化渊源。“海海”的设计者介绍,古代闽南有蛇崇拜文化,而被誉为“闽南迪斯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拍胸舞,饱含远古闽越舞蹈的古朴与庄重,是闽越人蛇图腾崇拜的历史见证。“海海”取自拍胸舞舞者的形象,拍胸舞舞者头上的草绳头箍,其实是一条蛇。舞者起舞是致敬蛇这种神秘生物,带着欢乐喜悦的方式祈福。

“海海”出现当天,拍胸舞演员们随着节奏舞动身体,双手有节奏地拍打着胸膛,动作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舞者们佩戴着一种独具特色的草箍,其制作工艺精湛。将一条红布条与稻草巧妙编织成一条长带,再将其围成一个草圈。在草圈的接头处,特意留出一段10至20厘米长的顶端,使其向上翘起,形似蛇头,而红布条则恰到好处地在蛇头顶端露出,宛如蛇在吐信。拍胸舞将蛇高高盘绕在头顶,这非遗传承历经千年而不变,让我们得以领略古闽越图腾祭祀舞蹈的魅力,而舞蹈体现的乐观向上精神,与泉州人“海海人生 输赢笑笑”的精神正相契合。

地名 畲族蛇图腾留下印迹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闽”字说:“闽,蛇种。”意思是说属于百越系统的闽越族,是以蛇为图腾的。闽越地区古属百越,其中大部分地区还是闽越的范围,这里的土著民多以蛇为图腾,对蛇抱有尊崇、亲切的感情。其中,畲族对蛇的崇拜可算典型。

古闽越族以蛇为图腾,在泉州15个以畲族人口为主的自然村落里留下了相关印迹。图为晋江市内坑镇霞美村畲族民俗文化节活动现场。 (本报资料图片)

在大泉州地区,共有15个以畲族人口为主的自然村落,总人口超过3万人。这些村落分别为:南安码头镇坑内村、丰美村、丰联村、铺前村;惠安县涂寨镇新亭村;泉港区山腰镇钟厝村、鸢峰村;晋江市内坑镇霞美村;安溪县湖上乡横坪村、盛富村,官桥镇善坛村;洛江区河市镇厝斗村、新告村;永春县东关镇金城村;德化县葛坑镇龙塔村,龙门滩镇大溪村等地。在当地老一辈人心里,蛇依旧有着很重的地位。

此外,德化一些地区草木丛生、毒蛇出没,人们深受毒蛇之害,他们由恐惧、敬畏发展为对蛇的崇拜。德化县九仙山永安岩塑蛇岳寺神像,尊称“蛇岳尊王”。德化有许多与蛇有关的传奇地名。杨梅乡杨梅村大蛇自然村,相传此地开基祖林肇迁徙前在福州侯官发愿:“吾欲暂埋头角,而复飞腾。孰若与蛇之能变乎。”行至此地,果见一条大蛇盘踞于地,林肇就地定居,从此人丁兴旺成村落,此村落因而得名“大蛇”。三班镇桥内村有一个叫石蛇的自然村落,据传是在流经该村的溪流中原有一道裸露的石脊,因其形似长蛇而得名。春美乡古春村蛇坑头自然村,因境内有一祖宇,其地形似蛇的山坑顶部而得名。

信俗 真武大帝足踏龟蛇

北宋年间,真武庙在现泉州市丰泽区东海法石社区的石头山上始建,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被誉为“八闽玄天上帝第一行宫”。宋元时期,这一祭祀泉州地区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的道教庙宇,也成为古法石港的重要地标。庙前沿台阶而上,有一方明朝嘉靖十二年,晋江县令韩岳所立的阴刻楷书“吞海”石碑。大殿内,真武大帝神像庄严威猛,披发仗剑,黑衣踏龟蛇,执黑旗,目光如炬,雄视大殿。传说他是龟、蛇结合而成的神灵,而蛇、龟又生于水中,所以兼有水神的功能。

古闽越族以蛇为图腾,在泉州15个以畲族人口为主的自然村落里留下了相关印迹。图为晋江市内坑镇霞美村畲族民俗文化节活动现场。 (本报资料图片)

真武大帝,原本是中原地区道教神灵系统中“北方(位)”守护神,从宋代开始,奉祀真武大帝的行为从民间信仰进一步发展为“官方”信仰,宋真宗、宋徽宗、宋钦宗等对真武大帝屡有加封,在全国各地兴建了很多北帝庙、真武庙。北宋时期,真武的形象仍是龟蛇,到了南宋,真武大帝由龟蛇的形象变成人的形象。信仰传入泉州后,因为“北方”在中国五行学说中对应“水”,就被泉州人塑造成为“海神”,具有镇海、保平安的能力。

真武大帝作为北方的水神,足踏龟蛇,其信仰跨越千山万水,与泉州深厚的海洋文化交相辉映,成为泉州的海上守护神,而“吞海”意为真武大帝气势可以吞海,也是古代泉州人敢拼敢赢的真实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七彩刺桐蛇”的老六“迎迎”身侧的福船是由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制造技艺制作而成,船身不同部位及构件更是与十二生肖息息相关。其中,“巳属蛇曰水蛇”中的“水蛇”指的便是船舷两边的纵向加厚构件,帮助福船抵御风浪,在航行时更加稳定,保障航行安全。因此,在设计上也借鉴于此,“迎迎”的尾部与福船紧密相连,即便风高浪急,依旧牢牢保护着船只,使福船沉稳前行,迎接广阔天地。该设计亮点也呼应了泉州深厚的海洋文化。

文创 生肖伴手礼走红

随着“七彩刺桐蛇”形象陆续登场,相关主题贴纸在现场受到欢迎,小手办摊位更是排起长龙,比邻三维科技公司是原版手办唯一官方开发、生产、销售授权商。负责人林逢春介绍,近年来深耕泉州古城生肖IP价值,推动泉州古城文创产业发展,接下来将开发更多蛇年文创品。

“七彩刺桐蛇”生肖文创品受到市民喜爱(肖培滨 摄)

金蛇纳福香炉(受访者 供图)

春节香礼,金蛇纳福。在永春不少制香企业,蛇年香品成为主创产品。流云香舍主理人展示了金蛇纳福香炉,形状奇异,而蛇形香也独具特色,目前已经接到不少订单。手制蛇年香牌成为热门,东方香修主理人白芷表示,雅韵随身,香牌无论是做摆件,还是佩戴身上,都能增添一抹古典之美,同时也是对新一年美好愿景的寄托。

走进德化如瓷生活文创园,生肖瓷“巳事如意”的蛇造型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可爱的蛇宝宝形象憨态可掬,其胸前挂着柿子形状的吊坠,巧妙运用了“柿柿”如意的谐音,传递出“巳事如意”的美好祝福。该文创园工作人员黄建滨介绍,蛇年生肖瓷“巳事如意”自去年11月起就开始上市,预计销售热度会持续至今年上半年。

而德化陶瓷新锐文化品牌吴山有美推出的生肖瓷“蛇灿莲花”夜灯摆件,用彩色陶瓷结合变色夜灯。主创设计师张彦表示,以生肖蛇为主题,融入了聚福纳吉等丰富的传统文化寓意,秉持创新理念,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不断推陈出新。

“七彩刺桐蛇”打卡小贴士

1.老大“海海”(刺桐红)

寓意:以拍胸舞者为灵感,结合泉州特有的红砖建筑纹路,象征着热情与活力,反映了闽南人民的好客与乐观。

位置:威远楼

2.老二“丝丝”(古厝橙)

寓意:形象寓意富贵与荣华,设计上环绕着传统的珠宝金山,让人在欣赏时感受到泉州独特的财富文化。

位置:状元街

3.老三“泉泉”(好呷黄)

寓意:头顶泉州特色肉粽,寓意金榜题名,高中(粽)头魁。脖颈处以粽叶相围,以“康寿之石”珍珠为钉扣,寓意福寿圆满。

位置:泉州工艺美术厂(尚未出街)

4.老四“州州”(清新绿)

寓意:与茶文化相结合,体现了泉州当地人对茶的热爱,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位置:钟楼

5.老五“欢欢”(古韵青)

寓意:头戴标有刺桐花状元帽,卷持毛笔,佩戴红领巾,以100分的造型呈现,寓意表达从古至今读书之事占据要津。中国结的毛笔流苏、锦鲤的图腾皮肤,象征好学之才福气好运连连。

位置:泉州府文庙广场

6.老六“迎迎”(海丝蓝)

寓意:头戴惠女斗笠和头巾,面朝大海、背靠崇武古城、身伴福船,如惠安女一般与海共生、与浪共舞,仿佛踏浪而来,寓意“惠风和畅,迎祥纳瑞”。

位置:德济门广场

7.老七“鲤鲤”(活力彩)

寓意: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是这一系列中创新与活力的代表。

位置:通淮关岳庙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