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李子柒以一条与“漆”有关的短视频重返大众视野。她的分享,也为网友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传统工艺美妙世界的大门,知识点真是爆棚啦!!其实,你们知道吗?“漆”在泉州也有着完美的展现和传承。泉州的漆艺文化,以其独特的漆篮、漆线雕和漆画等非遗项目,成为了中国传统漆艺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寄寓着海外华侨们浓浓的乡愁。
漆篮:寄一篮“乡愁”
泉州漆篮是泉州传统工艺品之一,以其精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大众青睐。
图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漆篮主要产于泉州市永春县仙夹乡,特别是龙水村,因此也被称为“龙水漆篮”。据历史记载,漆篮起源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2),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图源:中新网
漆篮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制篮坯、灰篮、油漆、漆线堆雕、漆画五大步骤。原材料是当地盛产的毛竹,经过巧妙的编织和上漆工艺,最终呈现出光滑严实、美观耐用的漆篮。
漆篮上常常饰有精美的图案,如龙凤呈祥、花鸟鱼虫等,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富有艺术美感。泉州漆篮不仅在当地深受欢迎,还远销海外。
据悉,当年闽南人下南洋,总要带上几个漆篮,寄托思乡意。现在,回永春寻根祭祖的华人华侨,返程时都要带上几个漆篮。
图片来源:泉州网
所以,在马来西亚很多华人餐厅或者家里都有两样东西:一个是供桌上的芦柑,另一个就是摆放显眼的漆篮。
漆线雕:虔诚的“供养”
漆线雕是泉州独有的传统工艺,被誉为“闽南瑰宝”。早在几百年前,漆线雕像就驰誉中外,远销东南亚各国。
漆线雕源于唐代,主要用于佛像装饰,俗称“妆佛”。
泉州漆线雕的制作,即由佛雕艺人,用熟桐油、大漆、沥粉等原料,反复舂、捶、揉、捻,使之成富有弹性的漆线土,再用手工搓成细如发丝的漆线,运用盘、结、绕、堆等工艺,在佛像坯体上饰出各种图案来。
图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这些线条不仅粗细不一,而且流畅自然,仿佛有生命般地在作品中蜿蜒游走。”这是泉州漆线雕带给人的视觉享受。
随着民间艺人的不断研究和创新,漆线雕艺术不断成熟,并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为人们所喜爱。但早期的漆线雕因少而高贵,成为闽南一带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泉州张坂镇是漆线雕产业的主要集中地,许多技艺高超的佛雕艺人将漆线雕由单纯的佛像妆饰工序应用于工艺品制作,并通过厦门口岸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深受中外客商的欢迎。
漆画:“东方奢侈品”
泉州的漆画以大漆为主要材料,结合其他颜料和技法,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泉州漆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在国内外艺术界享有盛誉。
泉州漆画作品色彩丰富,质感强烈,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又融合了现代艺术的元素。漆画的技法丰富多彩,依据技法不同,漆画又可分成多种品种,如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
漆画,“东方奢侈品”,是光和彩的艺术。制作一件漆画作品历时一年多,百余道工序,大漆独特的物理性质及大漆工艺所能呈现的画面和迷人的肌理,可以是斑驳、粗糙、或细腻平滑的色彩斑斓和千变万化,也可以是不断重复的素髹。此外,大漆还具良好的延展性与包容性,可塑造各种各样的形状,并可与木、陶、 布、金属、皮等结合,有很大的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