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探讨新时代新闻实践人才培养产学合作模式 新闻实践教学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2024-12-30 20:29 海峡导报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30日讯 (通讯员 王郝爽 严煦宁/文 郝晨智 夏瑞雪/图)12月29日,“践行四力——新闻实践教学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新闻学系教工党支部、数字媒体研究中心承办。会议由新闻学系副主任孙慧英主持。来自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全国8家新闻机构、出版社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围绕新闻实践课程建设、实习实践、创新活动、学科竞赛等议题,共同探讨新时代新闻实践人才培养的产学合作模式。


与会专家合影


       厦门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升栋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学院悠久的历史和区位优势,阐述了未来发展战略,特别强调学校面向海洋的独特优势与规划,并提出学院在人才培养与深化合作方面的愿景。他表示,将推动与业界合作的落实,助力更多成果产出。副院长谢清果围绕“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教学理念,重点介绍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等方面在课程建设与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专业共融的培养模式。新闻学系主任殷琦从新闻实训课程矩阵建设、“凤凰新声”实践平台、“返乡调查”学科竞赛以及《见微知著》学生实践作品集等方面介绍了新闻实践教学情况及特色成果,并提出未来与业界进行新闻实践合作的期待与规划。

       八位业界专家随后分享了对新闻实践教学的建议与合作展望。厦门广电集团融媒体中心主任姜田充分肯定了实践教学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他对学生实践作品《见微知著》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质量和传播效果,以助力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海峡导报社社长黄运来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专业教育应先着力培养全能型人才,然后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他特别强调福建的“海洋、海丝、海峡”区位特色,希望学院将这一特色更加鲜明地融入实践教学中。

       新华社福建分社音视频采访部主任林凯结合新华社的人才招聘与培养经验,强调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从业者不仅要具备文字功底,更要掌握视频制作能力,以全面适应行业需求的变化。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芳谈到,新闻行业在AI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面临存真与客观的严峻挑战。她认为,当前社会对深度内容的需求十分迫切,并为学院在深度报道、IP打造和纪录片制作等方面的内容生产的创新与提升提供了建议。

       央视网福建频道总编辑钟岷源建议将学生的“返乡调查”调研成果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围绕主题主线展开深度调研。他同时指出,深度调研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应作为实践教学中的重点方向。

       福建广电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副主任赖晗分享了集团在国际传播方面的成果和经验。他提出,在新闻实践教学中应更注重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以帮助新闻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传播的需求。

       厦门晚报社社长、总编辑查本恩高度评价学院在国际传播与新闻实践的传统和成果,指出新闻实践教学在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应通过实践创新进一步促进新闻教育质量的提升。

       厦门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王鹭鹏建议,学生实践作品集《见微知著》可面向台湾及海外的“书面语社会”,加强海外传播教材及面向华人出版建设,扩大出版工作的深度与服务范围。

       此次会议还举行了两场活动,分别为“‘返乡调查’竞赛总结暨启动”与“媒体精英对话”,活动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嘉昀助理教授主持。

       “‘返乡调查’竞赛总结暨启动”活动,“返乡调查”竞赛负责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唐次妹助理教授总结了2024年竞赛作品情况,介绍了2025年竞赛新增赛道“我眼里的春节”以及其他新规则,并就如何做好返乡调查提出建议。她指出,参赛者应该具备好奇心、敏感力与洞察力,保持对身边事物与现象的高度感知力,通过深度调研创作展现家乡民俗、经济和社会结构等内容的影像和文字故事,锻炼透视事物本质的能力。

       往届参赛学生代表、清华大学博士生冯韦隽以“到基层去:在返乡调查中认识中国与自己”为题,讲述了自身参与新闻实践的心得体会。在分享中,他围绕“为什么要学新闻”“为什么要到基层做新闻/社会调查?”“如何在做新闻/社会调查中体现反思性?”三个核心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结合自身前往缙云的调查经历,强调了调查的重要性及其对认识社会与自我的意义。

       随后,图文类获奖作品《跨越百年的护林“接力”》作者严煦宁、视频类获奖作品《飞阅福建,乡野四季》创作团队代表陈凌宇分享了各自调查与创作时的心得体会。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黄辉对媒体专家、福建省传播学会、校教务处、兄弟院校师生等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返乡调查竞赛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了自己对“以知促行,实践育人”返乡调查主题的理解。他引用《实践论》关于认识和实践关系的论述,深入阐述了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重要性。

       “媒体精英对话”围绕“什么是未来的‘新新闻人’——来自媒体业界的观察”展开。央视网福建频道总编辑钟珉源从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新闻理想和新闻规范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新新闻人”的期望。他指出,新新闻人应站在时代前沿,怀抱新闻理想,创作“成名作”或“代表作”以记录时代脉搏,展现家国情怀。同时,他强调新闻的政治属性,新闻人需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站稳政治立场,履行社会责任。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芳强调了新闻人的理想和激情,并指出新新闻人需具备三大核心能力:一是到现场的能力,采集一手信息、突破信息壁垒是AI无法替代的核心价值;二是运用AI的能力,即保持自身的思考能力,驾驭AI技术而不是被其驾驭;三是情感的体察能力,即保持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创作有创造性、有“温度”的文本。此外,她指出,当代新闻人需具有长期主义的眼光,通过知识积累提升认知能力,在真实世界中发现真实的人与故事,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叶虎副教授对本场对话进行了总结。他提出,技术的发展应服务于新闻事业,新闻人也应与时俱进,主动学习技术,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坚守初心与使命。在交流环节,嘉宾围绕业界对学界教学的期待、AI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学生如何学习技术技能及平衡专业追求与职业底线等问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厦门大学叶虎副教授与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芳、央视网福建频道总编辑钟珉源对谈


       据悉,“返乡调查”竞赛活动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及新闻实践课程团队重点打造的品牌赛事活动,以“以知促行,实践育人”为目标,面向全国征集学生返乡调查作品。自2017年起,该活动已连续举办八届,参会者逾4000人,参赛院校达50余所,已发展为省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新闻传播学科学生竞赛活动。2025年,该活动将新设“我眼中的春节”主题作品征集板块,特别开辟留学生赛道。具体活动通知将于1月初发布。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