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2月25日讯(见习记者 陈阳阳)12月24日,省委宣传部联合莆田市委宣传部进行木兰溪治理25周年主题采访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福建日报、省广播影视集团等省级媒体和市级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走访调研仙游县在木兰溪治理25周年的发展及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近年来,仙游县委、县政府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为指引,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木兰溪全流域治理,依托地区资源禀赋,倾力打造木兰溪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带。
木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
采访团走进木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此项目是国家能源局和福建省“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截止11月末,公司已完成年度投资14.8亿元,预计全年将完成投资15.9亿元。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14亿千瓦时,抽水电量18.67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约5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6万吨,将承担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和紧急事故备用等任务,服务于构建以新能源消纳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电网安全运行,促进地方经济绿色发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木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 林罗晓摄
随后,采访团来到位于仙游县龙华镇金溪村的“贡茶”繁育基地,茶园里村民们正在锄田为茶苗繁育做准备。“我们主要生产的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其中欧盟标准的乌龙茶原料生产占全省总量的50%,远销欧洲、美国、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溪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松羽介绍到。
金溪村“贡茶”繁育基地 林罗晓摄
金溪村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金溪茶业在福建省率先建立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不采用农药,利用生物堆肥,实现经济作物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同时,我们积极发展校企合作,探索创新“1+2+N”的校镇共建,推动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等10所省内高校与我县18个乡镇结对共建,既为仙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支持,又为高校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和科研创新基地”仙游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志东介绍到。
金溪村“贡茶”繁育基地 林罗晓摄
另外,仙游县打通“生态+工艺美术产业”转换通道。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仙作古典家具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大力培育、扶持。其中,三福集团是一家立足红木家具产业,并涉及木材贸易、工业旅游、生态农林、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多元化集团公司。采访团先后参观了集团打造的高端红木文化艺术展示馆“三福艺术馆”、红木文化创意园“三福工艺园”和红木文化博物馆“三福博物馆”。“我的回乡创业发展伴随着木兰溪治理的25周年,家乡环境的改善也为我们的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三福集团董事长黄福华说道。据悉,全县现有工艺美术企业2200多家,个体工商户2.2万多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仙作红木家具产业入选全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仙游古典工艺家具占全国高端市场份额70%以上,占全国大众市场份额约25%。
雕刻师傅正在雕刻
最后,仙游强创新、扩业态助力仙游产业发展。采访团走访了仙游电商直播基地,基地配备完善的集成化供应链选品中心和成熟的运营服务中心,为入驻的商户提供优质电商供应链、质检、物流、仓储、主播孵化、电商运营等全方位服务。
仙游电商直播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直播
据悉,项目自2020年运营至今,基地各品类累计入驻商家数超1.1万家,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2.4万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8.5万人,青年从业者超1.1万人。累计服务的商家累计总GMV超百亿,预计2024年同比2023年增长超10%。
仙游电商直播基地工人们正在打包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