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魅力东侨>要闻
标题图
诗意东侨 | 亲情东湖
2024-12-24 17:55 东侨新视界


亲情东湖

——林共平




北岸,往南走,南岸,往北走,中间隔着东湖。近午的湖面很平,犹如经过精心打扮的姑娘脸庞。恰如其分的柔腻,不见任何的雀斑毛孔;湖水很静,恰若少女初吻前的一刹那,没有神采飞扬的表情,却有着激情汹涌的渴望。东湖没有变,还是那么宽,还是那么长。然而,十里东湖的的确确是变了。南北两岸的临水公园,驱走了蛇行鼠蹿的芦苇、鸭舌草丛,休闲的轻微脚步,传递着幸福的心声;宽广的大街,让荒凉成为远久的记忆,飞驰电掣的车流,成为东侨人惬意心情的写照;海德公园的观光电梯,是东侨人幸福指数的柱形报表。若从空中俯瞰,东湖就是一汪招人的媚眼,而北岸公园、南岸公园就是镶嵌在这双眼皮上长长的睫毛,不经意间扑闪一下,足以撩人心怀。听介绍说,东侨巨变就在这十八年间!女大十八变。眼前的变化不禁让我想起曾经蓬头垢面,脸颊沾满鼻涕痕迹的东湖塘丑小丫。


图|王志凌 摄


1978年,我接到宁德师专的入学通知书,上写着报到地点是宁德师范学校,后面带着括弧“五里亭”,括弧中还带着一个小括弧“华侨农场”。在到达宁德之前,我只到过屏南县。地址这么复杂,宁德一定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在宁德汽车站下车,问了十几个人,终于走上了一条乡下人从来没有见过的望不到头的砂石路,道路两边的荒凉,让我内心不止十次怀疑是否被人骗了。终于见到了几栋房子,左拐,所见到的都是南洋人打扮,男子穿着花衣服,留着长头发,而且还有厚厚的发油,乌黑锃亮。我似乎掉进了异国他乡,看自己一身的土布,心中不免一番自惭。那时候,“南洋人”就是富裕的代名词,谁家有南洋人,会让邻居羡慕几辈子。古田华侨多,但能见到的却是凤毛麟角。读小学时,有一次县里来了二十几个南洋人,同学们竟然课都不上,跑去看南洋人。看女人胖得发圆的身躯,烫得卷曲的头发;看男人齐肩的长发,薄薄的花衣裳;看她们从包包里掏出能折叠的洋伞,惊讶得目瞪口呆!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东湖路|宁德市广播电视台供图


到师专报到,新来的同学显然与我一样新奇,议论纷纷。从他们话语间,我渐渐才明白,华侨农场是安置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排华回国的华侨, 有一点难民的味道。尽管难民这个词令我不寒而栗,但冠着华侨二字,内心还是有一种莫名的向往。

站在学校的操场放眼望去,看到的是宽阔的平洋。平洋,特别是大平洋,对于长期生长在山区,只出过一个县的我来说,这是富庶的源泉。可是,我看到的都是一方方用田埂围起来,长着一人多高的合菜,一坨坨,一片片,绿得滴油。合菜又称鸭舌草,在我们山区的田里,长出的只有二三寸高,是与水稻争肥的杂草。而在这里,合菜长得有一人多高,那一串串花,长近二尺,蓝得发靛,蓝得清纯,蓝得柔和,蓝得鲜嫩,隐藏在绿丛中,只有我们山里人才可以分辨得出,只有我等新来的学生才乐于注目。远处长得最旺的一片,人说那是东湖塘。后来听说当地人很讨厌东湖塘,因为它隔断了南北两岸,使得他们来往不便。噢,东湖塘,只长野草的东湖塘,无人问津的东湖塘。那一片荒芜,浪费得让人心疼。


宁德师范学院八十年代全景图|李朋松 供图


第二年夏天,同学们提议去东湖塘游泳。十里东湖塘从头望去,不见尽头,外面连着海,两岸依然是旺盛的合菜丛,密不透风,很有白洋淀芦苇荡的气势,一阵风吹来,阔叶翻卷,或而白,或而绿,无声无息,几只白鹭立在浅岸,纹丝不动,标本似的,一阵涟漪,把倒影拉得很长很长,婀娜摇曳。说良心话,湖水碧绿,很清澈,与我先前想象的是宁德城区的污水池恰恰相反。跳进湖里,那一阵的冰凉,那一阵的惬意,使人忘却了生活的窘境,人生的烦恼,不知身在溽暑中。东湖,就如一个尚未发育的少女,虽有天生丽质,没有人去想象她将来的妩媚。


东湖塘老照片|李朋松 供图


游到近海堤处上岸。走过海堤,看到一根根裸露的、碗口粗的铁柱,被海风剥蚀得像千年老松的厚壳,随手一碰,便唰唰直掉,像眼泪在向我们诉说环境的恶劣。堤岸的护栏,海风啃噬掉了水泥,裸露的碎石,像老奶奶残缺的门牙,一个个,一排排,似乎是顶在我的脑门上,让我的头皮阵阵发硬,发麻,发酸。我们常说,一个没有保养、没有打扮的女人是朴素, 纯真。其实,那是一种对贫穷的赞美,显得那样无奈,艰涩,酸楚。一个富裕的女人,谁不想更美一些,都到了古稀之年还愿意受整容拉皮之类的痛苦折腾。可全民都处在饥饿边缘挣扎的年代,谁会想到美?谁有资本去打造美?就像我羡慕农场的华侨一样,内心深处渴望拥有那种美,可哪有心思去想将来会不会和他们一样甚至超过他们呢。


东湖塘老照片|李朋松 供图


忽如一夜春风来。经过了十八年的精心描绘,华侨农场蜕变成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学校、规划馆、图书馆、艺术馆一个个花园似的,竞相媲美。那民居,有傲视全城的海德公园别墅群,有靠山临湖的东湖品臻……茶几一方,海产数碟,朋友二三,把酒临风,俯瞰白云从湖底溜过, 凝眸鹭鸶阵阵归入林梢,调侃曾经梦寐以求的那种花衣裳,长头发的理想境界,皆成稚嫩雅笑。我的母校——曾经寄寓于宁德师范学校的师专,几经辗转,脱胎换骨,而今又回到东侨,成为一所占地近千亩的园林式的名副其实的大学。只有东湖,像大多数货真价实的天然公园一样,毫不崇尚时髦,热衷于返璞归真,静静地躺在东侨的怀里,闪烁着奇妙的光辉,映射着人们亲切而迷人笑靥,给人们营造闲情逸致的氛围,带来温馨欢乐的心境。“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十八的姑娘一朵花。东侨,你这芳龄正盛,青春勃发的少女,叫我怎能不赞美!


‍图|王志凌 摄











你可能还喜欢
1.东侨开发区领导深入企业宣讲调研
2.“童”行消防队 致敬“火焰蓝”

3.活力攀登!辞旧迎新!今天3000人齐聚宁德镜台山!

信息来源:东侨宣传部 宁德广播电视台

编排:周翔

一审:吴夏冰 二审:阮琳钧 三审:谢晨艳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