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黄秋辉:头戴锋芒,柔中有刚
2024-12-24 15:01 闽声文化公众号



这些女子

留给我们的都是

穿着长褂的背影

看不清她们的面容

锁住我们目光的是

她们髻上隐有流光闪动的

三根刀型簪

——林徽因《家乡福州》




image.png


图片


和黄秋辉相约的那天下午起了风,

她的工作室坐落在

南公河口文化街区,

不同于熙熙攘攘的三坊七巷,

老台江的气息在这里凝聚。


内河静静流淌过清初修建的万寿桥,

而沉睡了近一个世纪的

福州三条簪的故事,

也在这里被黄秋辉

再次挖掘、向世人诉说……


福州的孩子,寻找故乡的三条簪


黄秋辉说自己是

“福州本土的孩子”,

毕业后多年持续在妆造行业打磨,

从事过舞台、戏剧

等妆容师的经历,

让她在妆造技艺的

驾驭上游刃有余。


图片

南公河口街区老建筑


“以前参加国际时装周,

看到其它省市都有

以自己特色的妆造亮相,

我们却没有展示福州的特色妆造,

心里就觉得有缺憾。”

这份缺憾,

让黄秋辉一直铭记在心。


图片

黄秋辉收藏的刀簪和《老福州》书籍


后来,她无意间翻到一本《老福州》,

里面记载了历史上

关于老福州的点点滴滴。

“很多的三条簪造型的老照片,

且城内城外都有女子佩戴。

林徽因、冰心和郁达夫都写过!”


图片

黄秋辉从资料中比对刀簪上的花纹


黄秋辉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

“三条簪的这个造型是全国仅有的,

在福州是仅有的,

是有独特魅力的一个造型。”

黄秋辉决心让黑白老照片里的

三条簪重回大众视野,

可仅仅从老照片里得到的

信息是不够的,

因为最重要的道具——

三条刀簪,却遍寻不见。


图片

花瓶寓意着平平安安

喜鹊和梅花寓意着喜上眉梢


“我们去博物馆找,没找到。

”正垂头丧气倾吐苦水之时,

黄秋辉的话被妈妈听到了——

“你找的是不是这个东西?”


图片

特别的刀簪


那是母亲珍藏的曾簪于

外婆发间的一把簪刀。

带着这把簪刀,

黄秋辉和她的团队几经周折

终于在古董店里寻到了另外两把,

配齐了一整套三条簪。


是技艺亦是传承,三条簪复刻之路


虽有了刀簪,

但在复原三条簪妆造的发髻时,

有丰富妆造经验的黄秋辉

又一次犯了难。

起初没有头绪,

她便时不时拿起手中的

刀簪来仔细摩挲:

“有些图案是鸟雀,

有些图案是梅花,

每一把都有美好吉祥的寓意。”


图片


后来,她走访了福州各地市的

图书馆和档案馆,

通过查找古籍和相关资料,

困惑已久的三条簪妆造由来,

终于如抽丝剥茧般呈现——


图片

在资料中,三条簪的由来如抽丝剥茧般呈现


原来明朝时期倭寇

屡屡侵害中国东南沿海,

福州女性就将小铁器

改制成铁发簪,

用于杀敌、防身、劳动。

而到了清朝,

福州女子的三条簪装束,

第一次出现在了胶片的影像里。


图片

老照片中佩戴三条簪的福州妇女


“一条为国、一条为家、一条为己,

主簪刀刃向下,左右副簪交叉,

刀刃向外。

这是福州女性爱国的表现。”

黄秋辉话语中

洋溢着满满的自豪。


图片

镜头下佩戴三条簪从事劳动的福州妇女


为复原百余年前

福州女子的发髻,

黄秋辉花了两三年时间

走访福州周边的乡镇和村落,

“找到老一辈口口相传的一些民俗,

体会当年他们梳这个造型时的心情,

反复地试验,

慢慢地推敲它。”


图片

福州的大家闺秀也头戴三条簪


通过不断地研究、尝试和比对,

黄秋辉发现如果按

老照片的方式去梳造型,

大众不一定能接受。

因此,黄秋辉在发髻的

整体造型上进行了调整,

最后多次修改,

终于确定既能保留传统技艺,

又符合传统美学,

同时还结合了现代审美的三条簪发髻。


图片

三条簪与清汉服装的结合


在服饰方面,

黄秋辉笑称是从

老师傅那边“挖”到一套,

在自己家里也找到一套

压箱底的老古董衣服。

令她喜出望外的是,

那套衣服上的定线都未拆除,

复刻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图片

黄秋辉将绒花上头,呈现出不一样的美


这宛如一把钥匙,

带着黄秋辉打开了

探索三条簪时代的大门……

“它的褶皱处、包括它的领口设计,

其实非常符合当时的劳作女性,

穿起来真的很飒!”


图片

传统服饰与三条簪结合,

充分展现了福州女性的飒与干练


不仅团队的小伙伴,

连妈妈都夸赞“有那味儿了!”

而后的工作似乎水到渠成,

找裁缝师傅根据

两套衣服复刻定制,

再与复刻的刀簪与发髻相结合——

至此,沉睡了百年的三条簪,

终于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推陈出新,三条簪的未来之路


2023年底,马尾船政推出

追忆百年船政史的

实验剧《最忆船政》中,

三条簪妆扮的福州女性

为迎击侵略者出战的

船政男儿送行场面,

情柔而气壮,

充分展现了在家国大义面前

福州女性的刚强不屈,

令人动容。


image.png


黄秋辉说,在这一幕的背后,

是那个时候的女性

从戴上三条簪那一刻起,

就有一种自主、自信又自强的想法。

三条簪在福州是一种传承,

一种精神,

一种女性的精神寄托。

每当拔插刀簪时,

那种保家卫国的情怀

与三条簪背后的含义,

是黄秋辉每每和客人

做妆造时都会谈到的。


图片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

和黄秋辉聊起为明星做妆造,

为三条簪带来的升温和流量,

黄秋辉笑着点头,

在这些“泼天的流量”背后,

她不断反思自己应该沉淀的是

三条簪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图片

根据“压箱底”旧衣复刻出的装束造型衣服


“传承是把原有的该保留下来的,

老一辈的技艺传承下来,

创新是结合现代的新,

就是年轻人的新审美。”

在黄秋辉带领下,

她的团队在传统三条簪妆束基础上,

推出贴近年轻人的审美

与国潮元素的改良版本——


图片


穿越百年重现的三条簪,依然熠熠生辉


将柄部形似矛的主簪

跟其他非遗定位结合

例如大漆,螺钿,牛角

在银制头饰外加上多宝簪、

富贵花等头饰,

增添了更多福气满满的美好寓意;

与漆艺家、剪纸艺术家合作,

在款式和花色上推陈出新。


图片


在采访的最后,

黄秋辉说,她希望有更多的海外侨胞

能亲身体验到三条簪独特的魅力,

“它不单单是只是服装,

更多的是去分享故乡的故事。”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