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界
标题图
“云水谣”唱给世界听
2024-12-11 17:23 福建日报 原创

  船场溪蜿蜒穿过官洋村,溪旁老榕状如华盖,游客通过“石跳”走到对岸去。



潺潺流淌的溪水、高大茂盛的巨型古榕群、阳光铺洒的鹅卵石古道、形态各异的土楼、鳞次栉比的村舍……初冬时节,走进官洋村,一幅山川与田园、土楼交织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近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有福建官洋村、云南阿者科村、湖南十八洞村等7个乡村入选,是本届入选乡村最多的国家。漳州市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这个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也成了福建省首个获此殊荣的旅游乡村。


水是云水谣景区的灵魂所在,随意一个视角都很美。


以大水车为中心的官场溪和溪边的古榕群是云水谣景区最有代表性的核心景观带。


潺潺溪水边,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古建筑沿岸矗立。


  云水谣景区有13棵巨大古榕组成的榕树群,官洋村就占了8棵,这是其中最大的一棵。


大榕树蜿蜒盘踞着的树根,静静诉说着官洋村的历史。


古榕下,一条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这曾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


  官洋村依山傍水而建,自然风光与土楼是其两大看点。


云水谣景区拥有两座“世遗”土楼。这是南靖圆楼中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的双环形圆土楼——怀远楼,也是福建土楼中内通廊式圆楼的典型代表。


建在沼泽地上而闻名的南靖最高土楼——和贵楼。


游客在世遗土楼“和贵楼”内参观。


官洋村,位于福建土楼(南靖)景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因同名电影改名而走红的云水谣景区所在地。依托土楼“世遗”盛誉的加持,结合以巨型古榕群、悠长古道为主要标志的古朴优美生态环境,官洋村成了中外来客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年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旺季每天多达上万人次。


云水谣夜色。(黄球华 摄)


乡村可持续发展是此次官洋村入选的关键。近年来,官洋村坚持古村落的保护与协调原则,与专家团队合作对土楼进行保护性开发,通过活化利用改善土楼内部环境,活化利用使用空间,添加公共空间与休闲业态,土楼民宿、土楼农家乐、土楼咖啡等旅游新业态逐渐兴起。同时持续加大投入,加强垃圾处理、污水收集、河道清理等生态保护工作,牢牢守住青山绿水,让“生态美”成为“产业兴”。


在生态旅游的基础上,官洋村的民宿、餐饮、研学、生态农业等多种旅游新业态旺盛发展。如今,官洋村有民宿、农家乐约120家,超过90%的经营者是本地村民。


各具特色的民宿与古色古香的土楼相映成趣。


官洋村“福谦楼”始建于1906年,是目前村里最完整“转型”的土楼客栈。楼内设置20个房间,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上进行改造,让游客在保证舒适度和安全性的同时体验土楼的淳朴风味。


云水谣景区依托品牌效应不断引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来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学生们坐在溪边、树下写生的身影也成了村里随处可见的风景。(冯木波 摄)


船场溪边、古榕树下,是乡亲们、游客们泡茶、纳凉的好去处。


文旅产业的发展红利惠及越来越多的百姓,村民从“靠天吃饭”到靠旅游产业生活,也带旺了土楼老茶、柿子饼、笋干、蜂蜜等农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官洋村有民宿、农家乐约120家,超过90%的经营者是本地村民。村民通过分红、土地入股、民俗展示、餐饮住宿经营、特产销售等方式实现增收,人均收入从2008年的1万多元增至2023年的3万元。


非遗传承人杨荣兰(左)指导游客体验漳州掌上木偶。


官洋村定期进行木偶戏、土楼娶亲、抛绣球等民俗文化表演。


夜间音乐秀等夜游项目不断丰富游客体验。(资料图)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如土楼老茶、柿子饼、笋干、百香果、蜂蜜等土特产的销售。图为村里建起了蜂蜜驿站,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购买。


此外,官洋村引入木偶戏、土楼娶亲、抛绣球等民俗文化在云水谣景区常态化演出,还不定期举行土楼音乐秀、丰收节等特色活动,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土楼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的魅力。

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通讯员 李小琴 摄影报道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