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跨入“万店时代”后,“卷王”新茶饮又“卷”到了海外!
近日,第二十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期间举办的2024 新茶饮大会上,新茶饮品牌代表齐聚一堂,深入剖析了新茶饮 “出海” 的新形势。
长达4小时的议程,现场竟座无虚席!新茶饮的热度不止“亿”点点!
不“出海”,就出局?
△ 图:2024 新茶饮大会现场
自2014 年起,中国新茶饮行业一路狂飙。历经 10 年,许多头部品牌已步入 “万店时代”。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2021 年,新茶饮市场规模从 422 亿元增长至 100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20%。
但,据艾瑞咨询预测,2023~2025 年,新茶饮行业市场增速分别为 13.4%、6.4%、5.7%。
随着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行业增速逐年放缓。
△ 图源:霸王茶姬官网
根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 2024 年 11 月,茶饮行业门店总数达 412579 家,近一年新开店 142284 家,可净增长却为 -17682 家,意味着近 16 万家店遭“团灭”。
越来越卷的新茶饮市场,让许多品牌早已嗅到了浓烈的“火药味”,纷纷把目光转向了海外。
△ 图:奥运会期间,喜茶巴黎快闪店(图源:喜茶官网)
中国新茶饮品牌出海最早可追溯至 2010 年,快乐柠檬首店在菲律宾马尼拉开业。
2018 年,蜜雪冰城在越南开启首店。目前,海外门店总数超6000家。奈雪的茶与喜茶的首店也相继在新加坡落地。
2019 年,霸王茶姬首店在马来西亚落成,全球门店数量近 5500 家。
茶百道出海三个月内实现海外月销售额 40% 的增长……
新茶饮“出海” 已不再是简单的试水,而是成为新的增长极!
下“南洋”,“天生”亲近
△ 图源:蜜雪冰城官网
东南亚,是中国新茶饮品牌出海的首站,有着地缘的天然亲近感和优势。
这里华人华侨数量庞大,语言、风俗与国内相近,而且都有饮茶的习惯。当地人都普遍喜爱甜食,奶茶、果茶等本来就是其日常饮品,如马来西亚的拉茶。于新茶饮品牌而言,无须太多市场“教育”。
有数据显示,2021 年东南亚珍珠奶茶市场规模达 36.6 亿美元。东南亚外卖平台 Grab 数据显示,奶茶订单自 2018 年后逐年翻倍增长,平均每人每月购买 4 杯奶茶,消费潜力巨大。
另外,东南亚地处热带,气候终年炎热,冷饮几乎是大众的刚需,不存在淡旺季之分。同时,东南亚人力成本与店面租金相对较低,既好喝价格又美丽的品牌,很容易“圈粉”。
与品类丰富、发展较成熟的中国新茶饮品牌相比,东南亚本土品牌多处于有门店、无品牌的野蛮生长阶段。但,茶饮种类较单一是其短板,窗口期刚刚开启。
当然了,如何与东南亚本土新茶饮品牌进行差异化竞争,也是一门必修课。
本土化+供应链,决胜未来
如何破“万卷”?
本土化和供应链是决胜的关键所在。
入乡随俗,根据当地人喜好与口味量身打造相关产品,品牌 IP 形象进行本土化特色改造打造全新店型,这是许多品牌都在进行的探索与尝试。
喜爱“高甜” 饮品,蜜雪冰城就投其所好整体提升产品甜度。
喜茶在新加坡推出榴莲冰淇淋、咸蛋黄冰淇淋两款限定产品。
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推出“CHAGEE Express” 店型,主打 “grab - and - go” 即买即走新模式。
蜜雪冰城“洗脑歌”——“我爱你,你爱我,蜜雪冰城甜蜜蜜……”在每个国家都有当地版本……
△ 图源:艾瑞咨询
不过,供应链是新品牌“出海”的痛点,也是制胜法宝。
比如,蜜雪冰城已在东南亚四个国家建立本地化仓储体系,包括约6.6 万平方米的11个自主运营仓库。茶百道计划在东南亚地区构建用于覆盖海外市场的供应链体系,并将于2025年设立配送中心。
此外,与已入驻东南亚的中国品牌合作,通过物流体系、仓储系统等实现互惠互利,也是一条便捷的路径。蜜雪冰城与 “OV系”(OPPO、VIVO)合作为早期扩张奠定了基础,“OV 系”部分经销商摇身一变成为其印尼市场的首批加盟商。
△ 图:2024 新茶饮大会现场
中茶协茶饮咖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于英杰
做《新式茶饮,东方味道》新书预告
东南亚,只是中国新茶饮“出海”的起点,绝非品牌全球化的终点。
一杯时尚健康的新式中国茶,具备了东方文化的全方位属性,将硬核“圈粉”世界。可以预判的是,中国新茶饮品牌也或将成为全球化中国茶品牌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