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抓粮食安全!建宁县先给种子上了份保险
2024-12-10 11:21 建宁县融媒体中心



丰收,是辛勤劳作的最好回馈。但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风险,却贯穿制种全过程,农户靠天吃饭,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可能出现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亏损严重,乃至整个制种产业链都会受到损失。

种子好不好,制种最关键。建宁是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超级大县,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5万亩以上,如何让规模如此庞大的制种产业平稳发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多年来,建宁县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广泛落地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分散制种农户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让农户吃上了政策“定心丸”,实现种田有保险、丰收有保障,为建宁制种产业提供保险保障。


兜底

为农户托起“稳稳的幸福”


“幸好当初每亩水稻制种交了22.4元钱的保险费,得到6.4万元的损失赔偿,不然我今年就亏大了。”在建宁县均口镇修竹村,制种户李崇斌谈起拿到保险赔付款,心存感激地说。


人保财险建宁支公司工作人员在田间勘查核损。


李崇斌说,他今年共投保水稻制种面积80亩,但8月午后雷阵雨天气多发,对稻种生长和开花有不利影响,特别是在8月21日受洪灾时,正值开花授粉期,严重影响水稻种子的结实数和空壳率。

水稻制种根据不同的品种移栽入田,分为4月早制、5月中制以及7月的晚制。杂交水稻种子生长过程很“娇气”,受天气影响大,相比其他产业风险更高。

建宁县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组织开展水稻制种保险工作,持续引导广大制种农户积极参加保险,提高制种生产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得到了农户的积极响应。

“现在国家政策真好,这种保险政府出大部分资金,我们出一小部分,通过村里或者经纪人交好保费,做起事来,也能安心些。”伊家乡伊家村农户李文强说,保险从制种母本移栽成活以后开始生效,到母本收割完结束。

据了解,水稻制种每亩保险金额1600元,保险费率7%,保费112元,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补贴70%,市、县两级财政补贴10%,被保险人承担20%,即农户承担每亩22.4元。2024年,建宁杂交水稻制种累计投保128562.1亩,投保率达80%以上。

“水稻制种保险,把种子在生长周期面临的主要风险都纳入了责任范围,保险责任更加全面。”建宁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饶学雄介绍,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因连续高温天气原因(连续3天日最高温≥37℃等灾害性天气),导致异交结实率低于正常年份结实率60%以下,出现单季制种普遍减产现象。

灾情发生后,立即展开理赔。“农户发现受病虫或高温等影响导致产量降低后,可以在收割前一段时间,联系保险定损人员到现场进行勘查核损,预估产量确定赔付比例和金额。”人保财险建宁支公司工作人员朱义文介绍,为保证理赔的科学严谨,会邀请农业专家,深入受灾严重的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勘查,协调双方达成一致赔付意见,快速有序地实施理赔工作。

科学专业的理赔,打消了种植户的顾虑,安定了人心,得到政府和农户的信任和好评,为建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生产有订单,销售不用愁,保险来托底,托起制种农户“稳稳的幸福”。截至目前,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共缴纳保费1439.89万元,共计赔款支出1385.68万元,总体赔付率达到96.2%,有效地降低了参保农户的经济损失率。


联动

服务从“险后补偿”向灾中险前升级


一般的病虫草鼠害和暴雨、洪水、台风等影响,勘查定损时一目了然。而在制种关键期天气的敏感变化,对种子纯度和结实率的影响,则需要气象精确的数据,为快速合理理赔提供科学依据。


田间“站岗”的农田小气候站,为保险业务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比如,幼穗分化期(约30~35天,共8期),第3至第6期内出现日平均温度低于23.5℃,可能导致母本育性转化,降低种子纯度;或开花授粉期间(约7天时间内),连续3天每日8时到13时出现阴雨(降雨量10毫米以上)天气,可能导致异交结实率受影响。

“出具这个时间段的气象数据证明,成为能否获得理赔的关键材料。”建宁县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吴淋娣说,农户带着查询气象资料的函,写明身份和需要查询的时间段和地点,我们会开通绿色通道,根据当地自动气象观测站数据开具气象证明,农户及时交给保险公司,进行受损评定。

气象千万变,十里不同天。建宁制种保险实施已有十余年,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证明数据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精准度。

吴淋娣回忆,最早时,全县仅一个自动气象观测站,位于城区,2008年至2013年,九个乡镇逐步建成独立气象观测站,自2014年以来,陆续建设14个单雨量观测站,后升级成四要素观测站,即雨量、温度、风速、风向,到2023年,又依据全县的制种面积分布,新建成22个农田小气候站,可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周边农田的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并实时传输至智慧气象显示屏。

“精准覆盖到更多村,就近取离农田最近气象观测点的数据,缩小了气象差距的范围。”吴淋娣介绍,建宁的小气候特点十分明显,分布在田间地头的“气象哨兵”上岗以后,气象数据更加精准,让实际因气温影响受灾,却苦于无精准的气象数据导致无法理赔的现象逐步减少。

从“靠天吃饭”到“看天定损”的灾后快速赔付“兜底”,服务还在升级。

“杂交水稻授粉期的授粉时间一般是每天10点至下午1点,这时雨水和温度的变化,关系着稻种的产量。”三明市农业农村局种子站高级农艺师李齐向介绍,通过授粉期的监测气象数据,能有效为农事活动提供有用的指导。

“我们加强与农业农村局、种业科技中心、植保站等部门的合作,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群等,将气象预报、防灾减灾相关信息,传递到村到户到人,从源头减轻灾害发生。”建宁县气象局局长阮兆兰说,把服务端口前移,有效助力保险业务从“险后补偿”向“险前预警”和“险中响应”转变。

今年,福建省气象部门自主研发了杂交水稻制种安全高产精细气候区划技术,完成两系不育系6个不同育性转换起点温度、7个时段杂交水稻制种精细气候区划,提出了10个制种大县不同制式不同品种的关键期生产安排。

“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区划结果,制种企业对两系、三系水稻制种布局进行扩面增量,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建宁县种业科技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黄回南说。


调整

折射为民保障初心


保险如何更好护航种业发展,让农户安心种放心收?各级部门一直在努力探索。

2022年,在国家和福建省各级财政部门大力支持下,水稻制种保险保额由每亩1200元提高至1600元。饶学雄介绍,这已经是自实施水稻制种保险以来,第三次调整保费,保额逐年增加,在尽量不增加农户负担基础上,有效化解农户与种业公司、制种经纪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促进产业的选育迭代、扩繁和种子生产的健康发展。

“从更细节处看,随着产业发展,保险工作方案也在政府、农业部门、种企、经纪人、农户、保险企业的多方沟通调研下,逐年完善,符合实际。”饶学雄说,以气象条件为例,在开花授粉期间,从过去的要求日平均气温达37℃,调整为当日最高气温达37℃,这将更真实的气象影响,纳入保险范围。

此外,针对制种区域和时期,有了更加明晰的界定,尽可能降低出现理赔争议的概率。

20世纪90年代,“两系配套”杂交水稻刚开始推广应用。过去建宁以“三系配套”制种居多,近年来,“两系配套”制种面积“后来居上”,因而,相关部门也对应调整了保险的勘查核损方法。

有别于“三系法”,“两系法”的不育系“雌雄莫辨”。它对温度等高度敏感——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不育,在短日低温条件下又能恢复育性。这就意味着,可能存在一些农户管理不到位,或者遇上低温,致使不育系在抽穗扬花期就出现母本育性转换,影响种子纯度。

因此,制种保险工作方案规定,两系组合制种必须选择在海拔低于500米以下,部分烟后制种组合和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较低的组合必须选择海拔低于530米以下的区域。

还有,两系杂交水稻始穗期既不能早于7月15日,也不能晚于9月15日。前者容易撞上“五月寒”,后者大概率遭遇秋寒。不按当地农时季节安排生产引发的减产,不在保险理赔范围内,进而规范农户制种区域安排。

水稻制种保险带来的效益显著,但背后也有着一些苦衷。比如,农户可以选择性投保,其投保面积低于实际种植面积,存在有农户发生险情后任意选择地块申请理赔,还有部分因管理不到位,或品种自身产量问题等,难以界定理赔责任。

一般情况下,农业保险简单赔付率一旦超过70%,保险公司就要亏损。那么,承担建宁制种保险的公司近几年运营情况如何?

根据政策性农业保险遴选结果,2022至2024年度,建宁杂交水稻制种保险由人保财险建宁支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建宁县营销服务部、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明中心支公司承保。

记者了解到,人保财险建宁支公司水稻制种保险,近三年的平均赔付率达114.51%,在2022年和2023年,赔付率分别达到111.86%和135.97%。

这三年来,人保财险建宁支公司主要承保建宁6个乡镇的水稻制种保险,承保面积达19.18万亩,服务农户6551户,不包括运营成本,单从收缴保费和支付赔款来看,共收缴保费2148.03万元,赔款总额却超过2424.10万元。

因此,种企、农户与保险公司应保持多沟通,增加农户对保险的了解和包容度,降低理赔期望值,在双方都能接受的前提下,制定和完善种业保险技术条款,提高种业保险理赔的可操作性,商议赔付比例和金额,让甲乙双方利益尽可能得到平衡。


来源:三明日报(记者 饶丽英  通讯员 黄华毅)

编辑:苏美瑜

初审:苏美瑜

责编:黄国胜
审核:谢长宏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