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绿色明珠滨水之城 厦门湖边水库片区创造优美的城市轮廓线
2024-12-07 12:36 海峡导报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7日讯(记者 陈卫星 江小聪/文 叶鑫洋/图)水清、岸绿、景美、城和,满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2019年《06-10编制单元(湖里区湖边水库)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正式公布,湖边水库片区被定位为高尚生态社区,并配套商业、商务、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

       5年间,相关部门一直努力推进这一片区发展。2022年《厦门湖边水库保护与利用规划》公布,强调加强片区城市设计,创造优美的滨水城市轮廓线。

       5年过去,如今的湖边水库已成为厦门本岛东部集生态水源、生活居住、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重要中心城区,蝶变为镶嵌在厦门本岛东部的一颗绿色明珠,有效带动周边片区生态产品价值蝶变,成为厦门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点、岛内东部生态系统的核心点、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关键点。

       这5年,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的关键5年,而湖边水库片区的5年发展,完美诠释了二十大报告里关于城市规划的三大关键词——韧性、绿色、宜居。

  

关键词 韧性

厦门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点


       漫步湖边水库,可以看到已建成的环湖边水库带状公园——湖边公园,郁郁秀林、鱼跃鸟鸣。其中,公园里的滨水绿道,长达5.74公里,已成为厦门岛东部的绿色核心和重要滨水空间。居住在附近的陈女士描述道,滨水绿道与山海步道相通,还可以连接五缘湾公园,平时傍晚散步跑步的居民很多,周末的时候市民就更多了。

       湖里区河长办介绍,如今的湖边水库有效库容达441万平方米,通过引入九龙江的活水,并定期交换,可满足本岛100万人口40—50天的生活用水需求,恢复了厦门岛内唯一应急备用水源功能,片区生态质量、水环境质量及生态景观水质等得到全面提升,水质从长期以来的三类水平提升到二类水平,居民生态获得感极强。

       说起湖边水库片区的“韧性”,福建省规划专家、华侨大学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教授、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专家王唯山解读道:“湖边水库备用水源功能的特殊性,使得这里不同于一般的滨水片区,滨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定位要求更高,市政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更高,自然也给予周边滨水环境及居民更多呵护。”

       因此,相关部门始终以确保片区内用地,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绿色低碳用地为主,并且积极把握“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战略,湖边水库片区拆迁总量650万平方米,涉及旧村数量11个,为片区“腾巢换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正是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城市在各种灾害中的抵抗能力和居民的安全感,是新时代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而湖边水库片区,韧性优势显而易见。片区规划发展的这5年,正是城市更新迭代发展的5年,不仅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也强调了城市生命线的保障,成为了城市规划水平提升、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点。


关键词 绿色

岛内东部生态系统的核心点


       导报记者从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在2019年湖边水库详细规划修编的引领下,片区共开展了4次较大规模的规划工作,包括:后坑社区(前社、后社)城市更新、湖边水库商住组团地块综合开发城市设计、五缘体育公园片区城市设计、蔡塘片区城市设计。

       每一次设计都把生态原则放在重要位置,每一次的指导思想都是绿色。不负努力,2022年10月,湖边水库综合整治带动片区生态产品价值蝶变,成功入选福建省绿色经济发展典型案例。王唯山认为,如今的湖边水库片区,实际上是厦门岛内东部生态系统的核心点,往北经过体育公园的生态长廊,南接山海步道云海线,拥有典型的城市绿肺功能。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湖边水库片区规划建设正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成功案例,这里不仅是绿色明珠、东部氧吧,更形成了集高档住宅、高端商务、休闲购物、高端医疗、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宜居生活于一体的发展格局,走出一条依托良好生态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除此之外,湖边水库片区还致力打造绿色产业,已成功打造古地石基金小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同时规划专业化科创园区,加速聚集科创、金融和总部经济等高能级产业,构筑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未来,还将在体育公园片区打造高端健康产业园区,发展休闲运动、高端医疗等产业,片区即将迎来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又一次绿色转型升级。


关键词 宜居

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关键点




       说起滨水地区综合开发,很多人都想到了新加坡。

       新加坡由于淡水资源缺乏,一直努力打造本国的集水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库。围绕集水区,新加坡近年来一直强调“活跃、美丽、干净”,清淤疏浚,美化环境,配套建立休闲娱乐设施,使这些蓄水池及河道不但能够收集雨水,同时成为城市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之城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4年3月,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函,同意批准湖边水库商住组团地块综合开发城市设计成果,明确提出串联滨水公共空间后方用地,而四大设计原则就是生态宜居、综合开发、空间优化、风貌协调。

       “蓝色加绿色,在视觉上是一种和谐且自然的组合,象征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广阔。这种色彩的结合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湖边水库的“蓝”来自它严控的优质水源,“绿”来自环湖滨水环境。”王唯山说,湖边水库片区具备对标新加坡滨水地区综合开发的条件,按照现有规划,未来的湖边水库片区就是蓝绿交织、水城融合的幸福家园。

       值得关注的是,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表示,未来将加快推进湖边水库片区的规划落地,打造集生活居住、商业商务、休闲娱乐、文化体育为一体的重要片区。

       高质量的地理位置、高能级的区域定位、高起点的规划设计,再加上片区内已有的厦门一中湖里分校、湖里体育公园、航空古地石广场等高水平的生活配套,可以预见,未来的湖边水库片区必定是又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高尚居住区。

       “好环境、好景观、好地段,湖边水库片区面子、里子都过硬,环湖建设标准更高,将进一步提高岛内东部人居标准”。王唯山如是总结。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