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全员争优、全域争先、全面争效”——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奋力谱写“宁德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东侨开发区专场召开。东侨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昱晨,东侨开发区经发局局长许洪春,东侨开发区商务局局长占海燕,东侨开发区生态环境局局长魏裕平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议由宁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黄其辉主持。
各位媒体朋友们,下午好!感谢大家前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召开的是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奋力谱写“宁德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东侨开发区专场。非常高兴邀请到东侨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昱晨同志,东侨开发区经发局局长许洪春同志,东侨开发区商务局局长占海燕同志,东侨开发区生态环境局局长魏裕平同志,他们将向大家介绍东侨开发区“聚力‘三争’行动 建设‘一核两翼多元’现代产业体系”的工作情况,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陈昱晨同志通报有关情况。
近年来,东侨开发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加快跨越式发展”的殷切嘱托,以新型工业化为目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统筹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正逐步形成“一核两翼多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以来,东侨开发区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前三季度,财政“两项收入”分别完成97.91亿元、44.54亿元,比增78.5%、65.1%,增速均居全市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居全市第三。实际利用外资800万美元,比增173%,到资规模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今年来东侨开发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民生事业等方面情况:
招商引资争先进位。推行“链长制招商”,重点围绕锂电上下游产业、储能产业以及智能装备制造业等招商方向,绘制产业链图谱,建立重点招商项目库,开发区班子成员为链长,统筹协调招商引资工作,督促推动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建得快。截至10月份,全区共签约项目37个,协议总投资135.3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为51.65亿元;服务业项目25个,总投资为83.74亿元,均已完成序时进度。落地国电投时代储能、宁德时代超算中心、新能源科技技改项目,持续做强锂电龙头企业。签约神行新材料高驱锂电池电芯新型材料研发项目、亚南储能、孚力锂电按摩椅制造项目,不断“延链补链强链”。
项目建设提质增速。扎实开展项目攻坚,推动资源要素向项目建设聚集,切实以项目攻坚成效增强发展后劲。诚至大厦、东侨文体馆顺利开工,锂电智能制造配套产业园、安发科创总部暨安发本草产业园、时代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一期)分别超序时进度23.2、22.5、35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前三季度,新谋划储备项目48个、总投资102.63亿元;3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1.68亿元,占项目年度计划的99.8%,项目建设攻坚行动考核居全市第一。
产业发展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设立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配套出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推动锂电产业供应商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培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6家,安波电机荣获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壹连电子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宁德厦钨申报省级“单项冠军”企业。截至目前,我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省级科技小巨人2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0家,省级以上人才300多名、市级人才7000多名。
营商环境提效增能。出台《“标准地”工程审批改革试点方案》,推行“用地清单制”“容缺受理”等一系列举措,将审批环节大幅缩减到10个,节约项目建设时间100天,实现全省首个工业用地“标准地”“十二证同发”。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工作,梳理惠企政策17项,将资金下达时限缩短至15个工作日以内,实现政策资金直达直享,企业“零跑腿”,出台高质量发展政策,2023年兑现区级惠企政策资金5379万元。全市首推全科无差别综窗改革,按照“无差别受理”和“受审分离”的要求,将业务专窗整合成分类综合窗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88.44%,排名全市第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科学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印发《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零碳园区创建实施方案》,已认证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零碳工厂,实现单位工业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到0.03吨标煤/万元,力争2024年实现园区全域碳达峰。
民生事业提优扩面。紧盯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着力解决好医疗、教育、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21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省级12项,市级3项)和93个城建项目,完成既有住宅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示范项目2个,完成10处公共区域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示范项目建设。新建成口袋公园5个,新增校园遮阳避雨设施5处。侨兴社区成功申报2025年省级城市社区更新样板工程,锂电小镇成功申报2025年省级低碳试点片区。加快推进东侨三中、三实幼建设,预计增加学位2850个。持续优化社区孝老食堂服务,累计服务老人1.15万人次。
总的来看,今年东侨开发区各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获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多个国字号名片,入选福建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在近期公布的2023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东侨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发展规模、开放合作、土地集约、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管理服务等多项指标优于全省开发区平均水平。
下一步,我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算好时间账、任务账,全力争优争先争效。
一是谋划推进产业发展。聚焦锂电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充分发挥招商服务部、招商顾问牵线作用,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引进培育一批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重大项目,形成产业支撑性强、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
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加快锂电智能制造配套产业园、安发科创总部暨安发本草产业园、东侨广场等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要素保障,争取早投产、早见效。
三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持续用好工业用地标准地“十二证同发”、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好机制好做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以实际行动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宁德实践贡献东侨力量。
作为世界锂电之都核心区,东侨开发区在推动产业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等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下一步计划如何更好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找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一是坚持久久为功,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完善“一核两翼多元”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政策支持、品质提升等手段多向发力,全力保障锂电龙头企业扩大新质产能、延伸产业链,集聚锂电上下游产业链企业60余家,实现锂电池85%以上配套原材料可就近采购;培育壮大嘉拓、利元亨、安发等智能装备制造、大健康企业;引进国网时代、时代润智、时代电船、时代绿能等总部企业;完善四赢物流、康海物流、九星汽车城等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的配送体系。2024年1-10月,我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22.87亿元。
二是坚持凝心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出台促进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创建省级新能源数字技术应用产业集聚区,培育工业软件业发展,推动电机电器、水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2024年1-9月,我区全社会研发投入96亿元,研发活动覆盖率52.4%,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在10%以上。我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省级科技小巨人2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0家,省级以上人才300多名、市级人才7000多名。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和“网上通办”等举措;创新实施项目前期“1+3+N”项目工作机制、设立企业专班服务机制、全面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率先开展宁德首批工业“标准地”改革,实施全省首个标准地“十二证同发”;重点项目完成率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持续领先,三季度在全市攻坚行动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一。2024年1-10月,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0541亿元,兑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奖励资金7812.55万元、免申即享奖励资金560万元;服务企业专班机制共收集企业诉求55件,协调解决55件,企业满意率100%。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以深化品牌创建试点建设为抓手,高标准推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级特色小镇等国家级改革品牌建设;以绿色发展为路径,统筹推进零碳园区创建工作;带动产业发展、企业服务高质高效,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营造一流产业生态。在年底冲刺阶段,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强力度,接续奋斗,坚定信心,奋进攻坚四季度,加压打好收官战,努力在“三争”行动中走前列、当尖兵,为奋力谱写宁德篇章贡献东侨力量。
感谢许洪春同志的介绍,下面请继续提问。
东侨在前不久发布的2023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获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请问东侨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哪些创新模式?在强链补链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果?下一步有哪些规划和目标?
招商引资是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东侨开发区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在致力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创新实施“链长招商”“以商招商”“载体招商”及“产业基金+资本招商”等创新模式,助力我区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东侨开发区精准锚定发展坐标,深度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引进并精心培育一批拥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标杆企业。在各项创新举措的有力推动下,东侨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三季度比项目招商质量方面,东侨开发区获得全市第二名成绩。截至10月底,已累计对接产业链项目110个,落地投产60余个,规模以上企业33家。今年1-10月,全区共签约项目37个,协议总投资达135.38亿元。
为了进一步适应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大背景下招商工作形势,除继续深化开展“一把手招商”、提升营商软环境招商、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外,东侨开发区成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以资引商、招投联动会成为我区未来招商引资的重要举措。
一是持续做大做强专业招商力量。借力国有企业改革契机,在东侨国投公司设立招商服务部,选派精干人员力量,开展“创投入驻”一站式服务,发挥“开发区+国企”的招商模式。
二是建立基金投资绩效考评体系。坚持政策目标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产业基金绩效评价指标库,实施子基金一项一指标体系,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基金存续、计提管理费的重要依据。
三是持续推动资源载体利用。在充分发挥门下智能制造产业园、华投大厦、北部标房等现有招商资源基础上,抓紧谋划新建科创产业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发展。
四是建全完善招商渠道。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与潜在投资者的联系,包括基金团队、参加行业展会、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投资者数据库等。特别要围绕资本招商,积极推动符合东侨开发区产业链的资本招商。
感谢占海燕同志的介绍,下面请继续提问。
2023年,东侨开发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和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双试点”的地区。请问东侨开发区在推动环境健康管理和减污降碳工作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东侨开发区是福建省首个入选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和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的“双试点”地区;入选福建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成为全省唯一具有“四绿”的开发区。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摸清风险底数,绘就环境健康管理“路线图”。东侨根据锂电新能源、智能制造、大健康、水产品加工、电机电器制造等产业特色,聚焦源头防控,启动了区域环境健康风险筛选和评估工作,筛查了辖区内工业企业30家,构建环境健康风险源清单,并绘制了东侨环境健康管理地图。为避免新增环境健康风险源,东侨率先将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纳入招商引资环评准入机制。为鼓励企业推动污染物深层次和精细化治理,东侨在全省率先实施企业环境健康奖补激励机制,引导开展“环境健康企业”创建,设立环境健康管理(绿色节能)专项资金和奖励资金,累计发放资金476.29万元。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创新环境健康管理调度“一张图”。依托辖区内20多个环境健康监测点位,结合排污许可监管、“双随机”执法检查、环保统计、现场监测,在全省建设了首个环境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实时监测、分析、预警的环境健康管理调度“一张图”。同时,编制完成《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环境健康风险识别与评估技术指南》《锂电新能源产业环境健康风险分区分级原则和方法》《锂电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等3项生态环境领域全国首创标准。
三是推动政企联动,深化产业绿色零碳“新示范”。一是针对锂电产品,构建从上游原材料、电力、物流等,到企业电池制造,再到下游电池使用和回收全链条的碳足迹溯源能力和模型,在全国率先实现国际通用标准ISO-14064进行锂电产品碳排放核算,建立了一套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的碳排放核算体系。二是从组织层面上构建碳盘查模型和方法,即从一个工厂扩大到多个工厂,从工厂扩大到公共建筑、学校、 医院和社区,全面推动“零碳园区”建设,并在2024年获评福建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
四是坚持全民共建,打造环境健康管理“同心圆”。一是在社会面开展企业、社区环境健康管理示范创建,重点围绕环境绿化、建筑节能、低碳交通、节水与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明确工业社区低碳发展重点任务,打造绿色低碳宜居社区样板,拓展居民、产业工人共享绿色健康新生活。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反映较多的大气、水、油烟、噪声等可能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环境问题,建立“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迅速协调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合力解决。三是转变传统产业空间结构为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位一体”的功能布局,大力发展“工业+”工业旅游新业态,成功打造宁德锂电新能源特色小镇3A级旅游景区。
你可能还喜欢
信息来源:东侨宣传部
记者:吴夏冰
编排:苏晓洁
一审:叶梓建 二审:黄玲玲 三审:谢晨艳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