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是海洋资源大市
海洋既是良田,也是富矿
海洋原生动物种质资源库
保藏近400种原生动物
首次在超过3000米的深海沉积物中
发现马氏虫……
一批批重大科技成果
正从福州孕育并挺进“深蓝”
在这些科技成果的背后
有一个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就是
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院长
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院长
福州海洋研究院副院长
陈建明
来榕担重任
组建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
2017年,陈建明应邀从厦门来到福州,按照市委的要求依托闽江学院建设海洋研究院。
当时,不少人都在问,这个研究院应该如何定位,是省内领先还是国内领先?
陈建明认真思考后提出
福建打造海洋强省
福州要努力建设成为第二火车头
“厦门代表一个高精尖的火车头,以基础研究为主,但海洋产业体量相对较小。”他认为,福州这个火车头主要面向海洋经济,面向海洋产业的技术研发。
在市里的支持下
陈建明四处招兵买马
七年来,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实力不断壮大,组成了10余支高水平研究团队,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材料和海洋智能航运等领域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七年前刚到闽江学院
陈建明还是一头黑发
如今,他已是半头银发
“我们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从零开始建设海洋学科群,使之成为学校成长最迅速、最有显示度的学科。”这位儒雅的学者自豪地说。
2019年,福州海洋研究院在闽江学院揭牌成立。如今,1个研究院、6个联合研发中心、N个产业基地或集群的“1+6+N”建设模式在福州落地。
近几年,留学归国的人才越来越多,陈建明的团队中也有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引进的人才。
作为福州市政协常委、福州市欧美同学会会长,陈建明表示,同学会通过组织各类有温度的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侨胞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来榕发展的热情。
他认为,依托侨智发展大会平台,福州能够更好融通全球资源,汇聚“侨智”,助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科研结硕果
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
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的实验室里
学生们正在利用显微镜
观察微生物的成长变化
一旁的架子上
整齐摆放着各种玻璃器皿
里面都是各种浮游生物
其中就有马里亚纳马氏虫
2023年,陈建明的科研团队对外发布,在马里亚纳海沟邻近海区发现裸变形虫新物种——马里亚纳马氏虫。
该研究首次在超过3000米的深海沉积物中发现马氏虫种类,并在实验室建立了活体培养体系。它的发现对后期研究深海生物的压力适应机制、了解生命的遗传进化甚至生命的起源,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陈建明与海洋科研结缘
始于2009年
在全新的领域
陈建明科研的脚步并未停下
近年来
他带领的团队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成绩
有的已达国内领先水平
依托十三五中国大洋协会深海生物资源专项建设的海洋原生动物种质资源库已保藏近400种原生动物。
建立较为成熟的鲨鱼纳米抗体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已经研发出50多种鲨鱼纳米抗体包括抗肿瘤、抗病毒等活性的鲨鱼抗体,并和相关企业合作研发创新海洋药物。
“预计三到五年,
福州的海洋科技研究,
一定能够开出绚丽的花朵。”
陈建明对此充满信心。
闽江学院定位是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
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
陈建明积极增强师资,引进资源
打造产学研联合平台
2023年,福州海洋食品研究院在闽江学院挂牌,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福州海洋食品产业提供科技支撑。研究院与江南大学从人才引进、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我们共建了海洋食品创新班,将来为海洋食品企业提供技术人才。” 陈建明透露,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还准备与三十多家福州的涉海企业成立福州海洋渔业产业联盟,接下来还争取挂牌海洋食品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