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1月19日讯(闽南网记者 肖晓锦 通讯员 林荣华 吴秋霞)近年来,泉州晋江市永和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晋江中部中心门户、高铁新区城市窗口”区位优势,充分挖掘自身发展潜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以赴推进文体旅融合纵深发展。
“村BA”燃爆乡村,成为永和乡村振兴建设新活力。从“村BA”到海丝名镇亲子徒步,从矿坑音乐会到民俗活动润饼节,精彩纷呈的乡村文旅活动,让永和镇的文化元素大放异彩,乡村振兴走出“新路子”。
特色IP增添发展“新引擎”
“球场内人山人海,球场外摩肩接踵。”最近,泉州晋江永和镇凭借“村BA”全国赛,迎来一波接一波的游客高峰。
“燃!太精彩了,氛围特别热烈。”这已经是李先生第二次来永和观看篮球赛,吸引他的除了比赛,还有永和自然与人文融合的魅力。
在永和西坑赛区,除了精彩的比赛,还有地道的闽南美食体验。
为了让“老字号”美食带动新消费,推动文体旅资源的利用转化,激发乡村活力,赛事期间,永和依托篮球夜市同步开启“Jin力可持续”零废弃赛事—“永和美”第二届乡村美食节,现场设有100个美食摊位,包括20个集中摊位和80个流动摊位,让观赛群众可以现场“解锁”地道闽南美食。
“村BA”球场内外摩肩接踵(永和镇政府供图)
“村BA”人山人海
篮球会友、歌舞动人、美食润情,架起的是交流交往交融的桥梁。迄今为止,各类“村BA”在永和西坑多次举办,成为推动永和乡村文化振兴的特色IP,“打”出了乡村振兴建设新活力。以体育为切口向外展示自我,让篮球赛不仅仅是一场篮球赛,更成为展示推介永和石窟文旅的重要窗口。
以西坑村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基地为契机,永和“就地取材”废弃石窟,打造永和石窟IP,实施口袋公园、乡村篮球场、矿坑徒步栈道等项目建设,打造建成生态公园健身场地和篮球夜市,设置2处观景台打卡点,延续2023年成功承办全国村BA(东南赛)、省村BA、市镇村BA等各级篮球赛余热,成功举办穿越矿坑趣味越野赛、矿坑灯光秀及矿坑音乐节。
穿越矿坑趣味越野赛(永和镇政府供图)
矿坑秘境公园风景如画(永和镇政府供图)
矿坑音乐节(永和镇政府供图)
“太美了!”“呷水!”七夕节的青年趣味矿坑越野徒步中,参赛者们对沿途的美景连连赞叹。从西坑村石窟公园至巴厝村矿坑秘境公园一线,巧借既有石窟形貌并重塑雕琢,景观层次丰富,通过趣味徒步,参与者共同探索壮丽的遗迹和湖光山色,共同感受乡村振兴之力,体验乡村发展之美。
“昔日矿痕留岁月,今朝胜景映秋光。”利用石窟资源,持续推动文体旅高质量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永和将持续探索“矿坑+”多元融合的发展模式,全力推进建设石窟生态小镇,实现民生、文化、生态的多方共赢,盘活夜经济旅游资源,让乡村的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经济旺起来。
特色活动激活发展“新优势”
恒山生态公园是永和镇乡村振兴的一张新名片。郁郁葱葱的大树,波光粼粼的湖面,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吹着温柔的湖风,美好、惬意迎面而来。
今年6月,一场名为“来趣永和 逗阵撒欢”的乡村旅游文化节暨“凯斯特杯”海丝名镇亲子徒步活动在玉溪村举办,超500人齐聚恒山生态公园,一起用脚步丈量大地,领略玉溪村诗情画意的生态美景和乡野乐趣。
海丝名镇亲子徒步活动
超500人徒步感受永和生态美景
依托绿色生态底色,永和精心策划此次活动,以“文化惠民+亲子徒步+生态农旅”的方式,积极探索以节兴产、以产带富,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走实向深。
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玉溪村在保护恒山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恒山优势,建设登山健身、户外拓展、农家乐、美食节等项目,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从而走出一条多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之路。
而在上宅村,一张薄薄的润饼皮,“卷”起了传承百年的民俗文化。
永和上宅诚斋公,急公好义,侠肝义胆,明朝廷特敕赐“活都世室”匾额,嘉勉诚斋公忠民之勇。每年农历四月初五为诚斋公诞辰,上宅村都要“办”润饼菜,邀请本村村民及外地宾客一同纪念先人,传承百年民俗文化,品尝时令古早味,共赴一场村宴。“我每年都来上宅村吃润饼。”受邀而来的宾客纷纷称赞。
上宅村润饼节
小朋友动手体验润饼制作
近年来,永和镇深入挖掘各乡村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等特色文化,通过活动建设打造具有永和乡村特色的“村节”文化品牌,培育文化特色产业,提高乡村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丰富乡村文化振兴的特色内涵。
特色文化打造发展“新亮点”
每一处古厝,都像一棵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树,写满了历史,装满了故事。
永和镇永和村钱仓古厝群,现已是泉州热门的乡村旅游打卡点。漫步村落,成片、中西合璧的古厝、番仔楼,诉说着华侨漂洋过海的励志故事和心系故土的家国情怀。
散落在钱仓的40多座古厝、番仔楼中,姚金策故居属于“皇冠中的明珠”。姚金策故居建于民国初年,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古厝陆续当过驻军部队团部、乡村小学学堂、人民公社社址、党委驻地和《爱拼会赢》电视剧拍摄地。
重阳佳节,在姚金策古厝院子内外,浓浓温馨祥和氛围,阿嫲们带着“萌娃”身着特色汉服,一同打卡拍照、游园、品美食、体验纸织画手工,老少乐享古厝芬芳。
“古厝芬芳”文化节(永和镇政府供图)
如今,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在永和村古民居不断上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永和积极推动永和村古民居观光带旅游项目建设,并在古民居周边主干区域设置“永和美夜市经济”,目前常驻摊位30余摊,不定期开展文化展演、“扁担咖啡”等主题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立足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永和做好山前村火把节特色旅游文化名片推介,建设“火把节”非遗展示馆、编写火把教材、发行邮票邮册、编排火把舞蹈等;打造“浙平国佛雕非遗研学”路线,不断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山前村火把节(永和镇政府供图)
永和,这座晋中小镇宛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在乡村振兴的海洋中扬帆起航。以特色IP为坚固船身,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它的独特魅力;以特色文化为强劲风帆,承载着自然与历史,鼓满希望之风。在岁月浪潮中,永和沿着这条新路径,驶向繁荣富足的彼岸。
下阶段,永和镇将进一步挖掘石窟、古厝、田园风光等资源载体,加大策划招商力度,争取引进一批石窟极限运动、古厝农庄休闲等项目,以项目带动文体旅的全面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