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咖啡、可可
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
而在全球茶叶消费中
红茶消费量最大,占全球茶消费总量的80%
红茶分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
福建作为世界红茶发源地
除“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外
还首创了工夫红茶
坦洋工夫
创制于1851年
与首届世博会同龄
也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祁红“启蒙师”
还一度是中国红茶的代表
百余年前,从海外寄往坦洋的信件
只要写上“中国·坦洋”
就能准确无误地抵达……
坦洋村村口镶嵌有大“信封”的碉楼(吴庆堂 摄)
坦洋工夫红茶发展史略
1
1371年
福安坦洋村村民发现利用坦洋菜茶。
茶季时,坦洋村采摘的菜茶茶青(黄怡 摄)
2
雍正乾隆年间
坦洋村成功试制红茶,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美丽宁静的坦洋村
3
1851年
坦洋工夫正式创制,以地名命名“坦洋工夫”,具“圆紧匀直、乌黑油润、清鲜甜和、桂圆香气”等品质特征,远销英伦,成为英国皇室特供茶、欧洲上流社会的身份象征。
坦洋工夫具“圆紧匀直、乌黑油润、清鲜甜和、桂圆香气”等品质特征(图源:福安市融媒体中心)
4
1866年
置茶税局于福安社口坦洋村,通过三都澳、福州港、厦门港出海。
晚清外国明信片上五口通商后的福州港景象
5
1875年
在福建为官的安徽黟县人余干臣,罢官回乡经商,仿照闽红制法,以当地茶为原料,试制成功,是祁门红茶之源。
安徽黟县余干臣故居(图源:黄山日报)
6
1881-1936年
福安坦洋工夫红茶迅速发展,畅销海外,自1881-1936年的50多年里,年均出口500吨以上,最高时(1881年)曾达2100吨。
坦洋工夫装箱出口的繁忙景象
7
1915年
在美国旧金山,福安坦洋工夫茶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金奖中国茶名录中,福建福安商会选送的坦洋工夫茶上榜
8
1934年
福安创办“福安县立初级茶业职业学校”,这是我国最早的茶校之一。翌年秋,改名为省立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张天福任校长,现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从这里,走出了“台茶之父”吴振铎、全国茶树育种专家郭吉春等知名专家。
上世纪30年代的张天福在福安创制了“九·一八”揉茶机
9
1935年
“福建省建设厅”委派张天福在福安社口镇创办福安茶业改良场,致力于茶叶生产技术和科学试验工作。这是我国最早的茶叶科研机构之一,也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前身。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魏景城 摄)
10
1949年后
坦洋工夫成为我国换取外汇的主要商品,坦洋菜茶还随着技术援外远播马里、阿富汗等国,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
1958年,福建援外茶叶专家林桂镗在茶园里指导马里技术人员
11
1988-1990年
闻名中外的“茶乡”福建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是红茶品牌“坦洋工夫”的发源地,也是习近平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农村党建联系点。在宁德期间,习近平曾先后四次来到这个古老茶村调研,提出了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的建议。(选自新华网2021年3月23日《镜观·领航|听习近平总书记“以茶论道”》)
“喝过坦洋功夫茶,人走情常在”(杨巍 摄)
12
2004年
除栽植菜茶外,从福安从省茶科所引入了金牡丹、丹桂、金观音、黄观音等新品种。这些新秀的入列,打破了茶类界限,也由此诞生了花果香型坦洋工夫。
以乌龙茶品种制作的花果香型坦洋工夫
13
2015年
坦洋工夫成为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全球合作伙伴”和‘指定用茶”。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外景,坦洋工夫再续百年世博情缘(图源:福安新闻网)
14
2021年
6月,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坦洋工夫茶省级非遗传承人林鸿(林鸿 供图)
15
2022年
11月,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坦洋工夫茶传统制作技艺展示(林鸿 供图)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喝过坦洋功夫茶,人走情常在。”
坦洋工夫有真“功夫”!
茶业是福安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去年毛茶产量达2.81万吨,产值22.5亿元,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20亿元,坦洋工夫品牌价值达46.41亿元。
坦洋村俯瞰(图源:福安茶产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