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遗古城泉州,众多茶馆林立,传统茶与新茶饮交织,它们以本地建筑为载体,演绎着闽南的风土人情。走进传统茶叶店,豪爽的泉州人手压盖碗,干净利落地冲出茶汤,如“关公巡城”般分茶之后,朗声请茶说:“临碟!免客气。”“临碟”是方言“饮茶”的谐音。茶香四溢中,宾主畅谈尽欢而不觉时光悠悠,俗世纷扰。
随着“茶龄”渐长,旅行途中相较咖啡馆,我更喜欢找个茶馆歇脚,甚至会将一整个下午奉献给心仪的茶馆,比如偶然邂逅的“余隐”茶空间。主理人雪菊,是地道的泉州人,出生于茶农世家,年纪轻轻,事茶已十余年。在成长的岁月里,茶的香气仿若她生活中最为熟悉的旋律,萦绕在每一个记忆的角落。从经营传统茶叶店,到如今租下百年老宅改造茶院子,她既“稳住”老茶客,又重塑了都市青年人的茶生活样板。
旧与新,皆是茶的模样
2009年,雪菊开始在泉州经营传统茶叶店,亲历了铁观音与岩茶风靡市场的黄金时代。然而,在那段辉煌的日子里,茶叶店更多地扮演着社交舞台的角色,人们在品茗间洽谈业务、分享日常,茶叶纯粹的风味与韵味,在不经意间被其强大的社交功能所遮蔽。
与此同时,传统茶叶店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昂的租金推高了茶叶售价,让许多初涉茶道的爱好者望而却步;而部分店铺在茶文化的传播与体验上投入不足,缺乏一个让人沉浸学习、体验茶韵的良好环境。
在持续学习各类茶知识的过程中,一个念头在雪菊心中悄然生根——打造一个专注于品茶本身的茶空间,让茶客们能够真正沉浸于茶香世界,细细品味每一口茶汤。恰逢泉州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茶文化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余隐,这座焕发新生的茶空间,源自一座承载着两百多年历史底蕴的私人老宅,经过精心改造,仍保留了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它不仅满足了雪菊长久以来对拥有一个静谧院子的向往,还巧妙地隐匿于充满浓厚本土风情的老街巷深处,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历史的沉淀。
雪菊精心搜集了众多中古家具,让人身临其境时能感受到岁月流淌的痕迹,宁静与包容。茶室内,别具匠心的茶桌设计尤为引人注目,木头腿支撑着从江苏远道而来的金砖桌面,这些金砖昔日乃宫廷御用,以其质地坚硬细腻、敲击声如金属般清脆而得名,为品茗时光增添了几分尊贵与雅致。
抬头仰望,屋檐之上,形态各异的狮子、金鱼、麒麟造型的滴水兽栩栩如生,它们不仅是装饰艺术的展现,更是古代智慧的结晶,作为雨水排水系统的独特设计,让雨水在雨天中优雅地流过,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既美观又实用,保护着屋顶与外墙免受雨水侵蚀。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一曲落雨声,伴我回到儿时”。在余隐,雪菊希望能够重现这些温馨的记忆片段,让茶客们感受到泉州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肌理与情感温度。
不止诗意,回归喝茶本身
在余隐诞生前,雪菊怀揣着一个愿景,就是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空间,让茶客能暂时忘却尘嚣,沉浸于茶叶的纯粹世界。这里,人们因茶而聚,围绕它展开的茶话会,让每一次相聚都充满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目标愈发清晰——打造一家充满温情的茶铺,或说是茶客厅,一个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消费、在茶香中寻得归属感的地方。
谈及选茶之道,雪菊强调品质与多样性并重,六大茶类一应俱全,同时融入闽南地域特色。她特别提到了今年新推出的金萱茶,这款源自台湾品种、安溪种植的有机金萱茶,经传统工艺精心制作,香气独特,花果香与细微奶香交织,茶汤清甜可口,深受各年龄层茶友喜爱。金萱不仅继承了铁观音的“蜻蜓头”“青蛙腿”之美,更在口感上展现了别样的风情。
至于茶器,雪菊更是别出心裁,除了常规茶器外,还搜罗了众多孤品及老物件,为每一次泡茶增添了几分历史与文化的韵味。她会根据茶叶特性精心挑选茶器,以最大化提升茶汤的品质与口感。例如,对于有一定年份的六堡茶,她会选用紫砂壶,利用其独特的吸附性去除不良仓储味,使茶汤更显圆润顺滑。
泉州的功夫茶,是闽南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重要场合或追求极致品茶体验时,雪菊便会点起红泥小炉,通过起炭烧水、认真泡茶来表达对茶的尊重。这种冲泡方式不仅提升了茶的穿透力与滋味,更让品茶过程成为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围炉而坐,火苗跳跃,水声潺潺,这样的氛围让人心境平和,全身心投入到茶的韵味之中,享受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有温度的茶铺”养成记
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孕育了众多与茶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南音等,它们共同编织了一幅生动的茶文化图景。
对于游客而言,参与“簪花游古厝,品茶赏南音”的活动,无疑是一种深度体验闽南文化的绝佳方式。南音的柔美与茶事的静谧相得益彰,为茶馆这一平台增添了更多文化韵味。在雪菊看来,通过“茶馆+N”的跨界融合模式,不仅能够沉浸式演绎本土文化,还蕴含着无限的创新与可能。而这一切的基石,在于精选茶叶与提供卓越的茶体验服务。
在余隐,雪菊经常举办线下品茶交流活动。她希望这些茶会能够汇聚来自不同年龄段、拥有多元背景的茶友及偶遇的旅客,提供一个平台让行家与初学者都能畅所欲言,激发新思维的碰撞。曾有一位刚参加完高考的小茶友令她印象深刻,其对于品茶的直观感受与丰富词汇,让所有人耳目一新。在这里,茶成为了连接人心的桥梁,让人们在共同的爱好中找到了归属与共鸣。
如何经营一间 “有温度的茶铺”?答案也随之解开——核心在人。主理人需是热爱茶、知识渊博且富有人情味的茶人,能够与客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此外,记录并分享茶生活,利用自媒体吸引顾客,也是有效的推广方式。低门槛的茶水消费保障了基础收入,而高品质的茶品和服务则能促进长期消费。在选址上,雪菊建议选择静谧的社区而非繁华街头,面积适中,既经济又便于管理。若条件允许,寻找租金低廉的茶院子更佳。同时,所请的帮手也需拥有热情和创造力,为这个小茶铺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