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
标题图
(本期关注)学术酒吧,您怎么看?
2024-10-29 09:34 福建日报 原创

                              33.jpg



      在今年毕业季,学术酒吧突然在好几座城市兴起,似乎成了一种崭新的城市青年文化现象。学术酒吧都是谁来讲、谁来听?它提供了有别于学校的讨论问题的环境吗?它们火了是因为社交热度,还是真的有需求?

知识传播的新路径


学术酒吧巧妙地营造了一个深受青年群体喜爱和推崇的学术氛围,使得学术探讨不再局限于传统而严肃的教室或会议室之中。在这样的非正式环境中,人们能够更容易地放松紧绷的心态,摆脱固有的拘束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话题的讨论中。听众在享受社交所带来的乐趣与欢愉的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的滋养与启迪。在这里,学术变得生动有趣、触手可及,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美好愿景。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知识传播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互联网虽便利了受众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但互联网上的知识偏向于泡沫化、碎片化,只起到信息传播而不是知识传播的作用,虚拟空间里的活动始终无法为参与者带来在场感与沉浸式的体验。而在学术酒吧里,听众可以直接与主讲人互动,提出疑问,甚至进行深入的讨论,这种即时反馈和深度互动有助于促进知识的深入传播,且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人们能获得情绪价值,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学术酒吧的出现,很好地打破了知识壁垒,改变了人们对学术的刻板印象,同时有效化解了当下社会知识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让学术讲座观照现实回归交流


学术的大众化不等于庸俗化,学术讲座在面向大众的同时也应注重内容质量。首先,要坚持学术的严谨性。走近大众意味着要将自带理解门槛的学术研究以通俗化的表达方式进行阐释,在这一过程中很可能会削弱学术理论的专业性与完整性,这就对主讲人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要求。其次,讲座应当关注选题的针对性,贴近青年群体的需要。只有观照青年群体的现实需求,聚焦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痛点,让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接轨,才能既走近大众也走入大众的心中。

学术讲座应当摆脱外在的僵化形式,回归人与人之间真诚、平等的交流。例如,在环境设计上,可以尝试选择较小的空间、打散座位布局等方式,营造出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场景,以此减少学术讲座由于外在形式的严肃性给听众带来的距离感,以及参与者之间身份地位差距给听众带来的压力,从而提升其参与积极性。另外,在环节设计上,应当减少程式化的流程,将重点放在主讲人的分享与听众的互动环节,在人与人面对面平等、真诚的交流中探索学术研究的价值意义,搭建起同声相应的学术共同体。

作为学术界与外界交流的渠道,学术讲座不应设置过高的门槛,而应主动接纳不同身份主体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参与,在与多元思想的碰撞中得到回馈与启发,才能够检验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



守住“学术”才能扮靓“吧台”


自带反差流量属性的“学术”和“酒吧”的联姻,看似突兀,但却是时代发展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都会对应社会特定群体的心理诉求。“学术”本身的严肃性让人望而生畏,而当“学术”走进酒吧的朦胧灯影中,无疑拉近了与人的距离,让原本高高在上的学术变得可触可感,这本身就是文化输出的底层逻辑。同时,学术酒吧还具有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属性,能让更多浸淫其间的青年找到志同道合者,学术酒吧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受到青年一代的推崇,不足为怪!

在为学术酒吧叫好和点赞的同时,如何让学术酒吧成为城市学术输出的品牌,发挥出以文化人的效应,也是需要理性看待的问题。

无论是文学、茶艺还是物理学、建筑学,学术酒吧的内核当然是学术,这就需要输出的学术经得起审视,经得起考量,具有一定的价值,笔者建议更多的高校教师、社会上文化工作者能走进“酒吧”传经送宝,让公众在得到情绪价值的同时收获到学术价值和理性判断价值。商家更应认识到这一营销模式本身的底层逻辑,在环境、氛围上营造出参与、包容、共享的公共空间的基础上,也可以在许可的条件下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呈现,打造一个更加宽广的传播和交流空间。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