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640余年历史的书京村,藏在福建尤溪的大山深处,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书京村常住人口只有20人,全福建只不到万分之一的人知道,到过这里的人更是鲜少。
一个原生态、治愈系的古村落,依山傍水,草木葱郁,林木苍翠,河谷相间。
诗意书京
△ 图:书京村网红咖啡店“牛栏咖啡”
沿着山路一路蜿蜒向上,视线逐渐开阔,坐落于群山间的书京村犹如“世外桃源”,充满了松弛感和诗情画意。
这里“九山半水半分田,邱陈合力造桃源”,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构造恢弘、结构奇特的古代建筑。
这里依山傍水,草木葱郁,具有绝妙的自然景观资源。有琵琶山、石将军山、安山寨、笔架山、对面山等,山体林木苍翠,河谷相间。
这里底蕴深厚,深山藏“宝”,有保存完整风貌的闽中山地传统村落建筑群及景观。
通过保护与开发寨堡文化、耕读文化、民俗文化,着力将其打造为集休闲、体验、建筑科普、观光、亲子教育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胜地,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价值。
村中现存完好的有两座土堡、两座祖祠、一座古书院和50余座独立的古民居,3000多米由青石板铺砌而成的古村道贯穿书京村,形成具有闽中山区特色的传统村落,土堡群还被专家誉为“远乡奇构,高山瑰宝”。
土堡遗存
△ 图:被古树环抱的凉亭
书京土堡又名书山邱氏土堡,由光裕堡和瑞庆堡组成。两座土堡依山势而建,一上一下分布,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聚庆堂为县级文保单位,时思堂、槐茂堂、聚星堂等保存完好。
△ 图:光裕堡
光裕堡,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占地2700平方米,依山势分四级台基构建,前后落差近20米,外观宏伟挺拔。
主堂为穿斗式结构,悬山式屋顶,门洞做成微缩的瓮城状,墙体四周关键处设有不同方向的射击孔洞多达120多个,山顶、路口夯筑碉式角楼,富有浓厚的防御意识。
△ 图:瑞庆堡
瑞庆堡,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占地2500平方米,整体结构和光裕堡相近,两堡之间在防御上起相互呼应作用。
书京土堡整体形成围廊式建筑格调,具有防盗安居等功能,其前方后圆的结构,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理念。
时代先导
△ 图:书京村村部
近年来,书京村围绕历史、土堡、古建筑、传统技艺等独特资源优势,注重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不断丰富表现形式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旅游”产业融合模式,通过农田收储流转土地,种植油菜花,建设美丽田园,助推农民增收。
同时,书京村以体育健身活动为载体,挖掘景区生态资源优势,整合文化、美食、民宿等文旅资源,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
目前已成功举办多届“茶香台溪·花海古堡”越野赛,吸引众多跑步爱好者参加。
书京村先后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2021年,书京土堡被评为国家 AAA级旅游景区。
△ 图:周青和洪纬夫妇
书京村聘请福建三明半山村新知青艺社的发起人周青和洪纬夫妇为”顾问,共创大学生青年创业基地。
2020年,二胡演奏家洪纬和舞蹈家周青这对“艺术家夫妻”就在福建三明的半山村扎根,并创办了新知青艺术公社。他们先后为村民开展了音乐、舞蹈、短视频制作等艺术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仅如此,新知青艺术公社还为半山村和外面的年轻人架起了一座桥梁。目前,已有超过2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青年艺术家,陆续前往半山村开展艺术文明振兴乡村志愿服务活动。
艺术赋能古村,未来值得期许。
洪纬:音乐人,乡村振兴践行者,新知青艺社发起人,书京计划发起人
周青: 舞者,新知青艺社发起人,书京计划发起人,曾获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 福建省优秀“新农人”称号、福建省新农人故事分享会优胜奖等奖项和荣誉
TIPS
导航定位:福建·尤溪·书京村
交通:自驾,福州出发车程2.5小时
住宿:暂无住宿,村中青年旅舍年底落成。可驱车30分钟到尤溪县城住。
餐食:无。
火遍某书的“牛栏咖啡”,两位艺术家主理人洪纬和周青,同时也是书京村的乡村策划师,遇见凭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