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辆车,周末空闲时,“95后”杭州市民陈晨便会开启“奔县”计划,自驾打卡浙江各个“宝藏”县城。陈晨于今年初启动“奔县”计划,利用周末时间打卡浙江的县市区,“目前我已经去过一半的浙江县城了,每一个县城都有各自的特色,有些地方我甚至进行了‘二刷’”。
在当今旅游市场的演变中,一股“奔县”热潮正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逃离都市的喧嚣,奔向那些风景如画、氛围闲适的县域小城。这不仅激活了县域旅游市场的潜力,也为这些小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接住这股“奔县”热的泼天流量,将其转化为持续的发展动能,是摆在各地面前的重要考题。
要接住这股流量,首先要深入了解年轻人的旅游需求和消费习惯。与过去传统的旅游模式不同,如今的年轻人更加注重旅游的体验感和个性化。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游览名胜古迹,而是更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带来独特体验、满足心灵松弛需求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县域小城需要紧扣年轻人的这些需求,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其次,要善于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做好旅游营销和推广工作。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当下,游客既是体验者,也是内容的创造者与传播者。县域小城可以通过与网红、旅游达人等合作,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还可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将当地的自然风光、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等展示给更多潜在游客,激发他们的旅游兴趣。
此外,旅游服务是影响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键因素。县域小城应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只有让游客在旅途中享受到舒适、便捷、贴心的服务,才能让他们真正爱上这个地方,并愿意向更多人推荐。
最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县域小城还需注重旅游与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
以浙江的安吉和象山为例,它们通过打造乡村咖啡、海洋运动等特色旅游项目,成功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这些项目不仅满足了年轻人对独特体验和心灵松弛的追求,也有效提升了当地的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更重要的是,这些特色项目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紧密结合,实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接住年轻人“奔县”热的泼天流量,县域小城需要紧跟旅游市场趋势,深入了解年轻人需求,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强营销推广和服务提升工作,并注重旅游与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唯此,才能让这些小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旅游业的持续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