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1日讯(记者 萧镇平) 6月30日上午,《漳州土楼与寨堡》讲座在漳州古城的闽南书院举行,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师郑丽娟博士和漳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林南中向大家讲述漳州土楼与寨堡的奥秘。
在岁月的长河中,从明朝官方的卫所到明清以来遍布漳州乡村的各种防御性建筑,这些防御性建筑不仅是军事防御的产物,更是东南沿海人民适应环境、发挥创造力的历史见证。可以说,漳州土楼与寨堡是漳州人民抗争历史的见证,是漳州地方文化的重要展现形式。
郑丽娟和林南中通过实践调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拍摄了无数珍贵的照片,通过多年的辛勤研究和现场考察,为大家揭开了漳州这片神奇土地上的许多建筑瑰宝,并最终合著成《漳州土楼与寨堡》一书。
《漳州土楼与寨堡》详尽地记录了漳州土楼的多种形态,从圆形、方形到椭圆形、八卦形,每一种形态都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利用。阅读该书,还可以发现,作者不仅记录了漳州土楼的特点,还收集了关于其产生来源的多种民间说法,展现了土楼、寨堡在当地民众心中的丰富内涵。这些民间传说与历史争议,为漳州防御性建筑的研究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和思考空间,其特色的文化价值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在讲座中,郑丽娟和林南中两位作者向大家分享和探索漳州土楼与寨堡的奥秘及背后的故事,品味那些隐藏在漳州乡土深处的建筑瑰宝,是一次对土堡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进行了有益探讨的学术讲座。
此次活动由漳州闽南书院、漳州晓风书屋主办,民进芗城总支、民进闽师大支部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