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2024年6月
NO.118
封面
目录
独家阅读
浪漫国度的茶世界
策划_《茶道》编辑部
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历史上中法两国渊源深厚,特别是1636年法国人首次品尝到来自中国的茶叶,最初只为皇族贵族享用,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普及为全民饮料。下午茶与葡萄酒,都是浪漫国度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演绎出精彩纷呈的法国茶文化。和而不同,近年来中法两国的茶文化交流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法国人来到中国茶产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领略了法国茶文化的风采。
“香”遇中国:中法茶缘400年
文_杨巍
一说起法国,相信许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葡萄酒、长棍面包、米其林餐厅、香水等等著名文化IP。其实,法国的下午茶文化也毫不逊色于英国,巴黎人喝下午茶甚至比伦敦人还要早20多年!同欧洲许多国家一样,中法也曾在一杯茶中“香”遇。
双向奔赴,跨文化的茗香之旅
文_大山深处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4月1日,故宫文华殿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展览——“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一大批记载着中法交流史的珍贵文物集体亮相,中法两国彼此借鉴、相互启迪,推动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时至今日,中法两国的关系更为密切,在更多领域交流互动,其中一缕茶香讲述的两国故事尤显芬芳与夺目。
中法茶酒互鉴,
“杯中文明”交融
文_闻彦
法国汉学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魏明德曾说,中法要像品美酒香茗一样欣赏彼此的文化。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茶与酒的文化交融,再一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法国红酒美,多彩闽茶香。闽茶,早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见证。从多彩福建到浪漫法兰西,闽茶跨越山海续写着中法情缘。
习茶
顶峰相见,“神”级岩茶品鉴记
文/图_闻彦
一场集齐“空谷幽兰”“王威王”“牛首”“东方亮”“九崖丹枞”“不可思议”共6款“神”级好茶的“岩奢宴”品鉴会于武夷山溪谷留香茶书院举行。这些茶在平常这些茶一年中或许都难有机会品尝到一两款,不论是“茶小白”还是老饕,对于好喝的反应都是一致的,众人不禁感叹“太奢侈了”。
茗人
张列权:
“茶道”漫漫,一路求索
文_杨巍 图_柳南(除署名外)
到今年为止,张列权从事茶业已整整20年了。在茶界,他的“人设”有点像唐·吉诃德。20年来,他始终以“我坚信”的姿态,挖空心思地推广家乡的漳平水仙:运用从QQ、BBS、博客、微博到微信、直播、短视频等媒体手段,并举办各种形式的茶事,线上线下相结合。因此,他算得上茶圈中最早的自媒体人,也是茶界“初代”主播。他还是《茶道》杂志的“重度粉丝”,不但珍藏了从创刊至今的每一期杂志,还将《茶道》与漳平水仙“捆绑”起来,一起强推,且孜孜不倦。
物语
“茶眼”看美物
文/图_左如
5月9日-12日,在福州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来自全国50多个展团的2000多家展商,以涵盖11个大类上千个小类的12万余件展品向人们奉上了一场流光溢彩的美学盛宴。在这个工匠云集的秀场上,少长咸集,争奇斗艳,使人目不暇接,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而在爱茶人在观展时,总会自动打开“第三只眼”—— “茶眼”看美物。
描金天目里的璀璨理想
文_张晏楠 图_被访者提供
在武夷山度假区漫无目的地走,走过一家茶叶店和一处处民宿,来离开喧闹,在仙馆路上一处,“描金天目艺术馆”安静地的存在着。和繁忙的旅游商业街相比,它所在的街道显得冷清,而真正为它到来的人,都觉得这喧嚣外的安静尤为难得。
幽赏
枳壳花胜雪,花下吃茶香
文/图_晏楠
应该不是第一次见枳壳花,却是第一次见满山遍野的枳壳花树,也是第一次在枳壳花海里喝茶。枳壳花白而无味,在“春雪”般的花下设席煮水吃茶再适合不过。花不夺茶香,花映衬茶味。
共赴一场美术馆里的雅事清欢
文_柳虫子 摄影_周昂
生活总有一丝无奈,重复与琐碎逐渐消磨热情,手机占据闲暇时间,短视频如小偷,是时光的贼。但生活也不总是如此,遥想古人“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或是身临自然山川,观春花、赏秋月。先贤以万物之境,关照身心,沉淀风雅东方生活美学,滋养后人至今。
问茶
茶自故乡来:从闽南到南洋
——新加坡闽籍茶庄的百年叙事
文/图_左如
与肉骨茶一样,来自故乡的茶,是当年赴星洲谋生打拼的福建人、广东人解渴之饮及慰藉水土不服的良药,也是世代相传的生计。凭借“敢拼会赢”的坚定信念与诚信为本的商业信仰,他们在南洋建立起了发达的茶叶商业网络,甚至可执星洲经济之“牛耳”。如“林金泰”“林和泰”“源崇美”“高铭发”等闽籍茶庄,皆为佼佼者。
寻野古老的“茶之国”
文_闻彦 图_耳东、陈勇光
今年春夏的西双版纳主打一个干旱,所以茶农们采茶的宗旨是“见好就收”。立夏节气,已是西双版纳最热的时节,原本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可采制“二春茶”(指头春茶采摘之后,第二波发出来的茶叶),却因茶树发芽少而缓慢不得不延迟。人们品着新茶,盼着雨季来临。正是农闲时,在少数民族朋友的盛情邀约下,我们上山寻野趣。
将进茶
“粽”情茶香享安康
文_树朦 图_阿拉丁敏
听风入夏,时至端午,你还只知道吃粽子,喝雄黄酒吗?暑热渐近,雄黄宜饮,粽子当令。喝茶,更成为一种必须,食罢总是需要一杯清茶安食解腻的。过个与“粽”不同的端午节,如何“粽”享茶香呢?
七碗流风
追寻江南植茶公所的神秘足迹
文/图_陶德臣
南京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宫殿中已经饮茶,植茶历史最早也可追溯至唐代。近代,为了挽救中国茶业,江南商务局在钟山之麓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茶叶改良、试验机构——江南植茶公所。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在中国茶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吸引了众多茶文化爱好者的目光。
专栏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茶道》第1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