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福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会想到什么?
咱大福建人杰地灵
非遗项目可太多了
其中还有9个非遗项目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知道是哪些吗?
它们又究竟有何魅力?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我们一起走近福建的世界级非遗,探寻遗韵悠长的历史印记,保准让你惊叹连连!
TA们,被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
——南音
列入时间:2009年
有一种表演
只七个字“一纸相思写不尽”
竟然整整唱了九分钟
那被很多人认为“太雅”“太讲究”
的千年大乐
如今时时婉转飘荡于
闽南的小巷民厝
这,就是“南音”
图源:@泉州南音
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用泉州方言演唱,南音乐谱以其独有的曲词、五音、时值和琵琶指法,完整保存了上千年的音乐遗迹。
“山海情韵 纸上乾坤”
——中国剪纸
(包括福建柘荣剪纸、
漳浦剪纸技术)
列入时间:2009年
一把剪刀或刻刀
一张纸
剪裁出千变万化
剪纸
中国最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福建剪纸是南方剪纸代表,南北兼容,既有北方的粗犷朴素,又有南方秀美灵动。
萌芽于唐代的柘荣剪纸,花样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情味。
“中华巧女”袁秀莹剪纸作品《百蝶图》
而在漳浦剪纸的题材上,可以感受到咸咸的“海味”及闽南民俗风韵。
陈金《又是丰收年》
“福山福水皆福茶”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
及其相关习俗
列入时间:2022年
福建,一面是海
另一面便是山
这里,有极其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
福建仿佛是一个为茶而生的省份
茶区密集,好茶飘香
图源:文旅龙岩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等6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就包括在其中。
“无钉无铆 一梁一柱”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包括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列入时间:2009年
一座闽南传统古厝“墙倒屋不倒”的秘诀
是利用精密的榫卯结构
无需一钉一铆
便能坚固无比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主要连接方法。
闽南民居建筑技艺做工精湛,造型典雅,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对称、严整、封闭的格局,又融入了华丽活泼、装饰夸张的闽南传统建筑风格特色。
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 陈英杰 摄
“闽人与海的约定”
——送王船
列入时间:2020年
这是一段行走的历史
是福建人向海而生
最美好的祈愿
图源:厦门文旅
“送王船”是闽南古老的民俗活动,是闽南沿海先民于明代创造的抚慰、祭祀海难遇难者的仪式。
厦门送王船当代的传承传播最为典型。王船腾起的火光寄托着沿海人家珍爱生命的心理,及企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愿望。
“大爱无疆 善达天下”
——妈祖信俗
列入时间:2009年
在全世界
凡有海水的地方
就有妈祖信俗
妈祖是爱的使者
是善的化身
更是和平的象征
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公元987年,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因救海难而献身,被该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
湄洲妈祖祖庙 林春盛 摄
1000多年来,妈祖文化从小小湄洲岛,迅速跨越迢迢海波,传播到沿海各地、宝岛台湾和东南亚,乃至五大洲。
TA们,被列入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年绝技 逐梦深蓝”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列入时间:2010年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
主力远洋船舶——福船
在刺桐城建造
从刺桐港起航
让向海的泉州走向世界
也让世界看到了泉州
按1∶1例还原、纯手工制造的水密隔舱福船 图源:泉州发布、泉州福船古船模制作有限公司
福船底部结构呈尖形,小方头宽,尾肥大而方正,拥有独特的水密隔舱装置,以铁钉钉合,桐油灰塞缝密封防水。
福船上有多个水密隔舱 陈小阳 摄
“似云横百尺,横跨东西岸”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列入时间:2009年
无钉无铆的木拱桥
是青山绿水间的惊艳
是传承千年的技艺
是先人不灭的智慧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采用原木为材料,榫卯连接,结构简单,却又十分坚固。
屏南万安桥曾是我国现存最长木拱廊桥 张国俊 摄
木拱桥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浙江、福建两地,由于地处中国东南丘陵地带,山高林密、谷深涧险、溪流纵横,为木拱桥的建造提供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原料。
TA,被列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方寸小舞台 指掌大乾坤”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
培养计划
列入时间:2012年
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巴掌大小的木偶
在闽南艺人的指掌中幻化出世间百态
将人间悲喜娓娓道来
福建木偶戏主要演出形式为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两种,在泉州、漳州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日积月累,形成了许多传统剧目、音乐唱腔以及丰富的表演技法和体系。
图源:@泉州木偶戏剧院
经典折子戏《四将踏棚》 徐维耕 摄
2012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成为全球10项优秀实践名册项目之一,也实现了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项目零的突破。
怎么样
这些非遗有没有惊艳到你?
它们不仅仅是一个个传统的文化遗产
更是福建人民对于乡土情感和艺术表达的
一种方式
让我们一起拥抱传统
守护非遗
守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