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高质量 挑大梁!福建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风采展
2024-06-03 15:16 海峡导报

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协会联合福建日报集团旗下海峡导报社共同开展“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2023福建建筑工程行业年度优质项目库征集暨福建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风采展活动。


领军人物


周迪

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作业人员。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导师,中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获得者(科技部登记),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商务部等专家。

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厦门市委组织部“白鹭英才”、厦门市青年“双百计划”A类人才、厦门市委干部保健委员会厦门市保健对象。


1.认真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工作。主持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和省市重点项目等100多项工程咨询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如:丰田、工行、农行、省投、沃尔玛、上汽、金龙、银鹭、华福、温德姆等建设项目。主持编撰了超过200万字的咨询报告。据发改委数据统计,总投资额超过60亿元。兼任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创业导师。


2.积极参加工程项目评标工作。财政部政府采购项目电子化采购系统、原商务部中国国际招标平台——必联网第18届(2022年度)、第19届(2023年度)全国十大年度优秀评标专家。福建省发改委综合性评标专家。参与了厦门天马光电子有限公司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30亿元)、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480亿元)、厦门大学高端电子化学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中央投资的重大项目评标工作。


3.主动开展智能建造技术革新和工程教育。推动技术革新,组织研究、应用、推广智能建造、大数据应用等新技术。先后获得国际发明展金奖(科技部登记),全国发明展金奖(科技部登记),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政府部门认可的科技奖2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20多项。参与审核了100多项国家标准。主编了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2部,经教育部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独著了《现代制造技术》《创新创业导论》等著作。主要论著被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等馆藏。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科技专家或创新创业导师。


4.尽心推动工程领域的参政议政工作。积极在老旧小区改造、建筑安全等方面建言献策。其参政议政和人才咨政报告五十多次被全国、省、市政协和政府部门采纳,获得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批示,进入法规文件。推进了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家网信办、中央深改委等部门规范性文件相关条款的实施。被评为福建省政协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厦门市政协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厦门市委统战部全市统战信息工作建言类好信息、中国农工民主党福建省委优秀调研论文、九三学社厦门市委优秀调研成果。成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前进论坛》杂志特约撰稿人。中国农工民主党福建省经济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厦门市经济科技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福建省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九三学社厦门市参政议政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厦门市科技委委员,九三学社福建省优秀社员、九三学社福建省优秀信息员、九三学社福建省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5.努力做好工程领域的社会服务。积极在媒体介绍工程质量、工程建设投资、工程科技、生态园区、资源节约等方面知识。先后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中国网、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香港大公报、腾讯新闻、新浪、网易、百度新闻、搜狐、和讯网、中国经济网、国际商报、中国经营报、证券日报、华夏时报、第一财经、新京报、北京商报、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澎湃、界面财联社、科创版日报、蓝鲸财经、经济观察报、财经网、上海证券报、检察风云、每日经济新闻等数十家媒体采访报道100余次。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公路学会交通低碳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6.一直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作业持证人员,厦门市应急管理专家、厦门市安全生产专家。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学会会员。参与《厦门经济特区安全生产若干规定》课题评审。参与了翔安大桥、中山医院、万象城等项目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廖金杰


2011年成立厦门雅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现有资质:建筑施工总承包壹级、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壹级)任董事长。先后参与建设程项目有:1、厦门市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综合楼工程;2、枋湖雅苑安置房工程;3、海峡旅游服务中心(旅游会展中心)工程,该工程被评为鲁班奖;4、建发2020XP03地块项目工程,该项目已获得福建省“闽江杯”优质工程,装修获得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5、环东海域新城翔安火炬实验学校工程,该项目已获得厦门市优质工程;6、海沧H2016P04地块项目,该项目已获得厦门市优质工程;7、武夷山实验小学茶场分校项目;8、海风幼儿园项目;9、翔安企业总部会馆启动示范区—绿化、景观、道路工程;10、武夷山实验小学茶场分校、11、聚群广场1#楼幕墙工程;12、建发文澜春晓项目等。


积极参与标准和科技工作,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编写福建省地标《建筑抹灰工程金属网护角技术标准》;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编写福建省地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标准》;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编写福建省地标《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控制标准》;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基于振动信号处理的新型幕墙结构远程在线实时健康监测系统》获得福建省2021年度科学技术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侧立壳曲网架结构梭型幕墙施工工法》、《园林景观竹林分隔装配式施工工法》获国家级冶金行业部级工法;2020年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为建筑装饰行业科学技术奖专家。2021年被福建省建筑业协会评为优秀企业经理,2022年被福建省建设信息技术行业协会评为BIM技术应用专家。


陈新泉


一、重点科研项目

1、主持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系统科技项目《新成岩法透水性地基防渗堵漏处理技术关键技术与应用》,2019年获得2018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2、参与《钢筋混凝土楼盖抗火设计理论及应用》,获得2014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5。

3、参与《废渣再生掺合料及抗裂大体积混凝土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2020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5。

4、参与《H型钢钢框架火灾下稳定计算方法与应用》,获得2017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4。

5、参与《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5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3.

6、主持《复杂环境精准控制安全爆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应用和推广,获得2022年度福建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

7、主持《富水透水性地层基坑钢管混凝土防渗支护体系关键技术与应用》科研项目应用和推广,获得2021年度福建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1。

8、主持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地下及隧道工程注浆封水高新技术应用及研究》,获得2019年度福建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1。

9、参与《长距离水下供水管道无固定桩一次性沉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23年度福建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5。

10、主持《松散破碎围岩隧道自适应变形加固支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23年度福建水利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2。


二、主编标准

1、主编地方标准《透水性地层岩化法防渗堵漏处理技术标准》(DBJ/T13-350-2020),2020年12月31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2、主编团体标准《福建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成果评价标准》(T/FECQSA 001-2020),2020年12月28日由福建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协会发布;

3、主编团体标准《透水性地层岩化法防渗堵漏处理技术规程》(T/FCEAS 002—2020),2020年7月27日由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发布。


三、专利技术

1、主持研制《一种具有全液压收支模板的衬砌台车》

2、主持研制《一种方便观察标线的停车位》

3、主持研制《一种箱涵支架及顶模移动机构》

4、主持研制《一种水泥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用于透水性地基防渗的复合水泥浆》

5、主持研制《一种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及提高软弱土抗渗性能的复合水泥浆》

6、主持研制《一种数码雷管》

7、主持研制《混凝土高速混合搅拌机的上料机构》

8、主持研制《一种电子雷管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9、主持研制《数码雷管爆破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其介质》


四、QC小组活动开展


五、工法

1、研发《离心铅笔桩箱式预制块生态护坡施工工法》,被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批准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法,排名第1。

2、研发《高陡边坡流态混凝土格构梁生态护坡施工工法》,被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批准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法,排名第1。

3、研发《透水性地基防渗处理施工工法》,被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批准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法,排名第1。

4、研发《受振设备基础耐疲劳混凝土施工工法》,被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批准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法,排名第1。

5、研发《复杂环境石方开挖精准控制安全爆破施工工法》,被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批准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法,排名第1。

6、研发《C形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缓膨型止水施工工法》,被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批准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法,排名第1。



优秀工匠


黄景忠


黄景忠(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安全工程师、企业高级讲师),该同志曾参与过马銮湾保障房、金贝贵族酒店、太子地产总部大厦、洋唐保障房A09地块、特房总部大厦、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等多个鲁班奖、国优奖项目的创建工作。指导公司项目获得省级优质工程20余项,市级优质工程40余项。参与编制《厦门市建筑工程创优施工指导图册》、《鼓浪屿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厦门市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管控手册》、《厦门市农村建房安全警示片》、《厦门市农房建设安全巡查指引手册》等工作。在国家及省级期刊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12篇,全国优秀QC成果15项,国家专利3项,省级科技成果1项。获得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标兵、全国工程建设行业优秀通讯员、中国建筑“四优”共产党员等各级别荣誉30余次。


目前担任社会职务:

中施企协建设工程行业首批培训专家

中施企协建设工程全国QC评委

中施企协建设工程质量专家

中施企协建设工程绿色建造专家

中施企协工程建设行业信用专家

中建协质量管理与监督检测专家

福建省建设工程综合性评标专家

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专家

厦门市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专家

厦门市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评委


周燕锋


工作经历:

2013年6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同年7月进入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一直供职于福建省建研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岩土工程设计与咨询的工作,并于2021年12月获得岩土勘察设计高级工程师职称,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


个人业绩:

一、从事基坑工程、边坡(挡墙)工程的设计工作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创设计师,完成了多项基坑工程、边坡(挡墙)工程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绿发新时代广场B地块、厦门软件园三期A07地块、厦门帝景苑、裕景中心、阳光龙净集团“一带一路”国际总部项目、万科璞悦山、涉台法庭暨档案馆、同安滨城小学扩建项目、福州世茂帝封江2020-23地块(A、B、C、D、E、H、I、N地块)、圣元厦门瑞吉酒店、石狮恒大悦龙台、长汀2020P24地块项目、厦门恒大帝景、厦门市岭兜小学、万科·金域滨江花园、漳州市民广场及商业商务中心等基坑工程;德化县城东新区格仔片区改造项目、招商·兰溪谷一期、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等边坡(挡墙)工程。


二、从事岩土工程的咨询工作

作为项目负责或主创咨询师,完成了《厦门五缘湾地下商业项目(2011Y01-S地块)基坑延期服役安全评估》、《帝景苑(二期)基坑延期服役安全评估》、《裕景中心基坑支护工程延期服务咨询及加固设计》等报告和图纸。


三、从事岩土工程的科研工作

1.参与厦门市建设科技计划《厦门深基坑支护技术》(2018.12.29通过验收)。

2.参与厦门市建设科技计划《厦门轨道交通施工降水关键技术研究》(2019.8.31通过验收)。

个人荣誉奖项与证书:

“2017年度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2年度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岩土勘察、设计专业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

获福建省优秀工程勘察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1项。



优秀项目经理


吴建


2009.7-2011.8年福建宏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融侨国际公馆项目担任质量员、施工员,从事建筑工程施工。

2011.9-2022.12福建宏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农林大学下安综合楼项目担任施工员,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2013.1-2016.9福建宏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担任质检员,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2016.10-2018.4福建宏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屏山小学项目担任装修主管、项目副经理,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2018.8-2020.8福建宏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宏盛中心担任项目经理,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2021.9-2022.12福建宏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宏盛中心A栋、D栋楼装饰装修工程担任项目经理,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近15年,精通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注重成本核算业务,具有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坚持一线施工。在福建宏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企业任职,先后参加融侨国际公馆项目、福建农林大学下安综合楼项目、长乐客运站、福州屏山小学项目、宏盛中心项目、宏盛中心A栋、D栋楼装饰装修工程等工程建设,精通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多个项目获市优工程,其中福建农林大学下安综合楼项目、福州屏山小学项目、宏盛中心项目获得福州市“榕城杯”工程奖。


专业带头人


王雄耀


王雄耀同志现任四航局五公司厦门地铁6号线项目部安全总监,该同志先后参与了四航局五公司汕头水利水闸、厦门地铁3/4号线、思明区污水“两高”C片区、厦门地铁6号线等项目的建设,从一名安全员成长到安全总监,王雄耀同志始终能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为项目和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一、立责于心,履责于行,尽职尽责


王雄耀同志做事细心谨慎,责任心强,熟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流程,具有较全面的组织、协调及执行能力。在施工现场,他把每一次、每一件涉及人员安全的事都作为严肃认真的大事,时刻放在心上,常常要求现场做到立查立改,尽职尽责。在厦门地铁3/4号项目建设期间,他参与的对塔吊的全过程监管:塔吊基础按标准化要求设置,基础围蔽防护到位,挂设安全使用告知牌,设置夜间警示灯带,安装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人脸识别和盲吊系统,确保塔吊施工作业安全。尤其是在塔吊安装和拆除过程中制定的一会(条件核查会)二验(设备验收、人员资质核验)三检查(人员安全带、钢丝绳、酒精测试)四交底(专业资质单位交底、项目安全技术交底、班前交底、现场作业环境交底)等对其他项目有借鉴意义。


在他的严谨工作作风下,厦门地铁3/4号线项目先后迎接住建部、福建省、厦门市各层级大型检查,组织厦门市轨道交通与市政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观摩会,中交海西项目党建暨标准化管理现场观摩会,厦门市轨道交通线性工程扬尘防治标准化现场观摩会,现场标准化建设均获得好评;该项目荣获了厦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优良项目、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中交集团2020年度“平安工地”称号等多项荣誉称号,彰显中交风采。同时在业主季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考评中荣获3次全线第一名,在各类省市和相关单位检查中屡受表扬,并获得了厦门晚报和厦门电视台的专题报道。他本人也是获得了全国交通运输部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公路水路行业颁发的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称号的等多项荣誉。


二、爱岗敬业,严格三个管到,做好现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


他不忘安全职业初心,牢记安全岗位使命,在平安顺利完成厦门地铁3/4号线项目后,服从安排来到厦门思明区筼筜湖污水“两高”项目,此项目作为水环境整治项目,项目工期紧,涉及交叉作业多,各类协调、投诉事件多,点面开花、安全环保管理压力大,施工过程中沟槽开挖的管线纵横密布,立管施工的高处作业,非开挖修复的有限空间作业等均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他结合项目这些困难点,组织编制项目安全管理策划和现场标准化实施方案,结合风险分析和项目施工特点制定了项目《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方案-对安全人的使用》,同时在现场设置网格化的管理工区,通过项目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群众安全员-公民监督四层监督体系完善和落实对施工现场的“三个管到”:管到每一个工点,管到每一台设备、管到每一名作业人员的总体安全监督。现场配备施工管理记录仪,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开工至今思明区筼筜湖污水“两高”项目总体安全生产平稳,未发生各类安全环保事件。


三、加强安全文化业务修养,提高业务知识技能


王雄耀同志注重对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注重对安全文化业务修养和培养,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技能,在厦门地铁6号线项目施工期间,组织开展临时用电观摩、盾构和焊接技能比武、抓班组文化建设、群众安全员、新型节能环保降尘设备推广、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创建等活动;参编《中交厦门轨道6号线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手册》,该标准化指导手册规范中交厦门轨道交通的各项安全防护标准化。同时,地铁施工管理安全环保标准化要求高,该同志严格安全监督管理,从项目的人员、设备到工序生产安全上,始终坚守安全红线底线,严把入场关,严控过程关,做到事前预防,过程控制,目前该项目正在稳步有序推进。


以上是王雄耀同志主要工作业绩,作为项目安全总监,他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坚持监管分离,分级监管,以持续完善项目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为基础,夯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履行好各自的主体责任。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他始终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持续创新,为提升项目部和公司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卓凡


卓凡,男,汉族,19大学本科文化,现任厦门地铁6号线项目总工


在厦门地铁六号线项目,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卓凡。他是业主领导眼中努力上进的“质量能手”,是同事眼中精明能干的“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好同事好领导。2013年加入中交四航局五公司这个大家庭以来,他已经成为公司项目一名出类拔萃的质量能手。


卓凡大学毕业后,怀揣理想与热枕入职中交四航局五公司,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技术员。在领导和现场老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他迅速熟悉现场,从观看图纸到现场检查,从发现问题到质量把控,他把每一个环节的准备工作都提前想好、提前做好,所有资料图纸都做好记录,整齐有序。凭借用心做好基础工作的态度,他获得了领导、同事和工友们的一致好评。他肯学肯干,经常作为项目代表参加各类活动,参与各类技能比赛,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2022年中,卓凡从龙港项目项目调往厦门地铁六号线项目,这是他经历的第3个项目,在这里,他首次担任项目总工程师。由于项目施工环境严格且复杂,以及地铁车站质量把控的工作难度和强度较大,经常导致身心俱疲,甚至有多次怕自己坚持不下去的经历。然而,调整心态后,他仍然继续不断地下基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未因质量检查工作滞后而影响项目生产发展,用实际行动确保了项目的推进。


工作11年以来,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业主和总包的检查中从未发现严重问题,体现了中交质检人高度的职业素养。此外,在导师带徒方面,他积极践行公司“优才计划”,培养了多为质量人才,为公司质量管理系统输送“新鲜血液”。


卓凡表示,这11年来,他在五公司这片沃土的滋养下,成长、成熟、成才。他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论哪个脚印,都是我们扎扎实实,稳稳当当走过来的,无论多少收获,都付出了我们的心血。无论如何,都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去。前方的路将更坎坷,但是这就是人生之路。我们要继续往前走往上爬,在我们身后留下我们一串串成长的脚印,不断挑战自我,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峡导报记者 蔡嘉雯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