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全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福建美丽乡村现场推进会在南平举行。会后,南平市迅速组织市县两级干部赴浙江等地考察学习,探索推出“四个一”工作举措,运用“共规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加快打造“一带三沿、百村示范、千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格局,走具有南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缩小。
近年来,鸾凤乡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主动融入环带建设,把创建“美丽庭院”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在饶坪村打造50个“美丽庭院”,组成了美丽乡村的靓丽风景线。(卢国华 陈欣昱 文/摄)
何为“四个一”?
“一规划”,即以县域为单元,邀请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专家团队实地指导,统筹编制县域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一导则”,即市级编制和美乡村建设风貌导则纲要,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布局等方面形成标准体系,规范乡村建设;“一方向”,即确定“一带三沿”建设重点,着力打造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和沿高铁高速、沿国省道干线、沿主要河流等重点区域乡村;“一机制”,即建立县(市、区)党政一把手“1+1”示范带动机制,分别牵头抓1个和美乡村示范村、1条精品示范带,共谋划推进项目465个、总投资110.23亿元。
同时,南平研究出台《关于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南平和美乡村的行动方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若干措施》《南平市竹产业千亿行动方案》等相关政策,通过持续深化“南平机制”、提升干部实战能力、构建创新创业平台,确保乡村振兴五大行动落地落实。
南平围绕“六美”目标,按照“四共”理念,与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深度合作,编制形成《南平市和美乡村建设风貌导则纲要》(以下简称《导则纲要》)《邵武市全域乡村振兴规划》,这不仅是南平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落实全省现场推进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创新实践,也为进一步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努力打造具有山区特点的和美乡村理清了发展思路、提供了重要遵循。邵武龙斗村瑶理村容。(林振超 摄)
据悉,《导则纲要》主要包括“现状与形势、总体要求、技术要点、管控要求和编制要点”5个部分。其中,“总体要求”部分阐述了《导则纲要》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编制原则;“技术要点”部分指明了村庄整体、建筑单体、设施环境3个层次;“管控要求”部分涉及管控类型、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编制要点”部分主要包括技术路线和成果要求,为各县(市、区)及重点地区具体编制导则提供了指南。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贵庆表示,《导则纲要》提出并阐释了“系统认知”“地方特色”“文化牵引”“产业经济”“文物保护”“分类推进”6大编制原则,具有先锋性和创新性,是指导南平市各县(市、区)及重点地区编制和美乡村建设风貌导则的技术规定,通过对乡村建设活动在风貌要素方面的引导和管控,充分体现乡村发展的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提升山水田园村居的整体品质,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