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安溪:从“一叶”之都到“百茶”之都
2024-05-19 20:01 安溪融媒



1600年前,
泉州
九日山上的这些石刻文字
是迄今为止
福建产茶最早史料记载
当时与泉州、同安、莆田
同属东安县的
安溪已经产茶,
比陆羽《茶经》问世
早400年



安溪
是中国乌龙茶的故乡、
世界名茶
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
全县拥有60万亩茶园,
年产茶6.2万吨,
涉茶总产值362亿元
相当于全国1.2%的茶园面积
实现2%的产量、
创造10%的茶叶产值。


安溪

拥有全行业领先的

茶园基础管理经验。



最早在全国开展茶山生态修复
生态茶园建设、
质量安全管控。
其中
“两留、两禁、两减”举措
为全行业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
提供了安溪经验


在全国首创
县域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
连续7年
茶叶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连续17年
100%通过进口国官方质量检测,
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县。


安溪

拥有全行业最完善

产业配套体系。



这里是我国最重要
茶叶机械研发、生产、销售中心;
茶叶修剪机、烘干机
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全县共有300多家茶叶包装企业,
市场份额占全国三分之一
年销售额超50亿元


年供应新茶饮基底茶
5万吨以上,
占全行业需求的五分之一
茶叶精深加工产业
逐步向
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日用化工
行业延伸;
茶器具、茶空间、茶食品
产业生态日臻完善。



安溪
全国县域交易量第一



近年来,
一批集技术培训、单品研发、
仓储物流于一体的
复合型电商产业园
在安溪崛起,
依靠人才和渠道优势,
安溪开发的茶叶单品超10万个,
涵盖六大茶类,
形成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2023年,

电商销售额超百亿元

占据全国茶叶电商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成为我国最大的县域茶叶电商基地。

全国有30万安溪籍营销人员

4万多家茶叶实体店,

两万多家网店,

掌控50%以上的营销渠道。



每年从安溪售出的各大品类茶叶

30万吨

全国茶叶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稳居县域交易量全国第一,

实现“买全茶、卖全茶”

成为名副其实的百茶贸易之都。

八马、华祥苑

等一批龙头茶企

知名品牌

脱颖而出



安溪
高度重视
科技赋能茶产业。



拥有两个国家级
茶叶检验检测中心、
两个电子科技园区、
三个国字号科技平台。


军民融合技术
广泛运用到茶领域
创立全国首个生物信息对抗
与智能虫害防治系统;
天空地一体化数字技术
为茶产业保驾护航,
成功发射
安溪铁观音1号和2号卫星


安溪还与
中国科学院、中茶所、
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
科研院校合作
成立由刘仲华院士领衔的
中国乌龙茶产业研究院
在全国率先举办
茶科技创新大赛,
推动茶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
被评为全国茶叶科技示范县



安溪
茶叶产业文化繁荣



宋元以来,

安溪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

抵达世界各地。

直到今天,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

欧洲国家

“茶”字的发音

与闽南语中的“茶”字同音



闽南茶的杰出代表——安溪茶

已经获得世界爱茶人的一致认可;

安溪铁观音

被联合国认定为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

成为茶界“双世遗”



茶旅融合蓬勃发展,
每年吸引120万人次来茶乡打卡;
兴办茶王赛,
创建大师工作室、
坚守技艺传承
安溪把中国茶的工艺之美推向极致;
颗粒状铁观音泡饮方式
衍生出来的茶艺表演
成为一种茶道文化、
频频亮相大国茶叙外交
世界展现
大国风范和文化自信



从1986年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
在福建任职期间
先后四次
莅临安溪调研,
为安溪茶产业发展
指明了方向。



今天,
这里已经跃居为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茶业产业集群地,
并确立稳定一产、
做强二产、
做优三产
的发展战略。


安溪将以三茶统筹为指引,
持续推动
“一叶”“百业”
的产业突围,
构建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溪模式




编辑:陈晓慧

审核:一审|林百兰 二审杨伟艺三审|谢永茂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