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德化瓷器“虚谷长馨”作为中国国礼,赠予塞尔维亚。(图源:央视新闻)
△1742年出版的《汉法词典》作为法国国礼,赠予中国。(图源:福建日报)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在此次中法领导人会谈前,马克龙总统赠送给习近平主席一本1742年出版的《汉法词典》,并介绍该书编写花了38年,参与编写者中有一位来自福建的中国人。据了解,此人为黄嘉略,1679年出生在兴化府(今福建莆田)。因既通拉丁文又知晓中国情况,黄嘉略成为当时法国执政者破解中国之谜的钥匙。在被引荐成为法国王室中文翻译后,他承接了“法汉字典”和“汉语语法”两个重大项目。弗雷莱、傅尔蒙两位学者担任他的助手,后来成长为法国第一代汉学家。傅尔蒙编写的《中国官话》(即礼物中的《汉法词典》),就大量借助了黄嘉略的指引和前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许明龙评价,黄嘉略是“中法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汉语对外传播的拓荒者”。如今,蘸着历史的笔墨,跨越三个世纪的《汉法词典》,正用书香和智慧帮助中法关系书写新的历史。
△黄嘉略所著《汉语语法》一书的序言首页。(图源:福建发布)
塞尔维亚是中国的铁杆朋友,也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首个全面战略伙伴。德化瓷器“虚谷长馨”作为国礼赠予塞尔维亚。该作品以中国白瓷泥为原料,采用全手工捏制,匠心雕琢,通透明丽,温润如玉,由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许丽枝带领团队精心创作。“塞尔维亚的国花是凤凰花,生命力顽强,馨香久远,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寓意博大的胸怀,两者的结合,代表着虚怀若谷、永远绽放芳香,寓意中塞友谊历久弥坚。”“90后”许丽枝为自己的作品能成为国礼而倍感自豪。
△德化瓷器“虚谷长馨” 。(图片由许丽枝提供)
“国礼”背后的年轻人,是她
许丽枝,来自“世界陶瓷之都”
福建德化的一名90后瓷艺家
她主攻瓷花系列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及各种高端定制产品的设计
历年来创作的多件作品被选为外交礼品
且被省市级博物馆收藏
她在德化瓷烧制技艺的基础上
创新陶瓷装饰技法
研发了高温釉下彩的喷绘技术
她将时尚与传统相结合
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瓷花艺术
许丽枝并不想只局限于前人的技法成就
创新一直是她努力的方向
也促使她在瓷花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
宋元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让德化瓷走向世界
如今,这位新生代瓷艺家
正在用新锐的眼光和技艺
传承、拓新,延续着
德化瓷与世界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