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13日,
513,是“武夷山”的谐音。
而你知道最近的“251”又是什么秘密暗号?
(不懂的请看文末!)
如果你问我,武夷山哪个季节最美?
当然是五月!
草木勃发、幽竹花径、流泉飞瀑……
初夏的心动,藏在漫山遍野的茶香里。
虽然“春茶采制大戏”已至尾声,
但你还可以继续游历于人间仙境……
岩骨花香漫步道
线路:
大红袍母树→流香涧→慧苑寺→天车架→章堂涧→水帘洞
在武夷山,如果有条路让你念念不忘,那一定是“岩骨花香漫游道”,目之所及皆是珍贵,步伐所至皆是珍宝,走过的人甚至想再重游一遍。
一帘春雨下的茶山,灿烂而又滋润,行走于峡谷之间,山风拂面,花香四溢,枕溪漱石,云蒸雾氲, 一下就明白了“岩骨花香”的含义。
穿梭于绿林之中,呼吸每立方厘米1.3万个以上的负氧离子。来自大自然的氧疗,扫去我们身体的疲惫和焦虑。
用双脚丈量一片片坑涧和幽谷,满眼皆是初生青叶的青绿,满山尽是繁忙的采茶与挑茶人。
进入九龙窠,从崖壁上朱红色的“岩韵”为起点,开始茶山漫游。茶叶爱好者和游人,都为了一睹大红袍母树而来,它的名字已经传颂了数百年。
在大红袍母树附近的山亭里,同行的茶友自备茶具茶叶,摆起茶席,做了一场“无我茶会”。
随性泡茶,传递茶友,每一杯都是不一样的独特滋味,迎着春风与鸟语花香,相互感受与交流,纯粹享受喝茶的意境。
天心问禅漫游道
路线:
“不可思议”石刻→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水帘洞
中午在天心永乐禅寺享用斋饭,素朴的斋饭,看似简单,吃起来却有蔬食天然的美味。禅寺香火旺盛,不少人在此打坐修行、傍山喝茶,受来自天地的那一份惬意。
从天心寺至牛栏坑不远,这个深邃的山场自古便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沿着牛栏坑下行,翻过杜葛寨兰谷岩,于崖壁上,“不可思议”四字赫然可见。这也是茶客老饕们的地标打卡点。
东头连接牛栏坑,西头连接流香涧的是倒水坑。坑涧阴幽,谷底常年淌着涓涓细流,日照时间短,温差小。武夷山北麓山场的所有溪涧都是由西而东流,唯独倒水坑的涧水是相反的,由东向西流,因此被称为倒水坑。
图片提供:陈勇光
夹在慧苑坑、鹰嘴岩与倒水坑之间,是神秘的鬼洞。从倒水坑边上一条隐秘的小路进去就到了内鬼洞。行在倒水坑,这条路没有熟悉的人带着也是根本找不着的。
鬼洞并非洞,实为一条细窄的峡谷,比“一线天”略见些青天。两边岩壁耸立,遍布青苔和蕨类植物,潮湿、阴翳,人迹罕至,土质肥沃。
这里是名丛最为丰富的地方,以有性繁殖的菜茶种群为主,也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铁罗汉”与“白鸡冠”的源生地。
苍石丹崖,青藤垂蔓,溪泉涧水欢快相随。
流香涧里山风拂面,挟着花蜜香,那香味好似会流动。
幽深的流香涧,就到建于宋朝初年的慧苑禅寺,竹林探幽,涧水淙淙,于寺外空地品好茶、赏山水,静观云卷云舒。空气中弥漫着周边的茶香,于天地间饮茶,别有一番滋味。
走出慧苑寺,约十五分钟的路程就到达了被誉为“空中楼阁”的天车架,是武夷山最出名的古崖居遗址之一,其建筑镶嵌在崖壁之上十分壮观。让我们在这堪称奇迹的流连忘返时,也不禁惊叹先人的智慧和建筑技术。
沿着种满茶树的清幽小道缓缓而行,时而踏过汨汨水涧,时而瞥见远峰巍峨,峭壁、飞瀑、坑涧各有风姿,于岩骨花香处深吸一口这似云、似水的岩韵幽香,满眼是潮水一般的绿,深深浅浅地生长与蔓延着。
一路上可看到利用岩凹、石隙、石缝生长的“盆栽式”茶树。看着那坑涧底、崖壁上或三五丛为群,或一两棵为束在石缝间、流水旁倔强生长着的大红袍、水仙、肉桂等茶树,才真能体会到这坑涧里出产的正岩之茶,如何能对应上“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回甘清明”等形容词,馥郁或幽香,以及那强烈的岩韵,这些气息似乎又真实地出现在自己的感官里了。
通过石桥,就到达了水帘洞,同时也宣告着岩骨花香漫游道旅程的结束。
每到雨季,水帘洞总是武夷山绕不开的名字“赤壁千寻晴拂雨,明珠万颗画垂帘”这边是朱嘉先生的故居,同样也是观赏武夷山丹霞地貌的最佳地点。
图源:网络
洞天仙府漫游道
路线:大红袍停车场马头岩→磊石精舍→悟源涧→胡麻涧→天游峰顶→中正公园→桃源洞云窝天游停车场(此程仅至悟源涧)
在这条充满武夷胜景的漫游道上,可以看到“五马奔槽”的奇特景观,可以登顶天游俯瞰九曲美景,还可以体验“洞天仙府”的世外桃源。
马头岩因形似马头而得名,和悟源涧是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白色建筑磊石精舍伫立于峭壁之间,形成别样的风景。
而悟源涧为流经马头岩麓的一条涧水,沿着悟源涧的石径前行,静谧安详,令人悟道思源,故名该涧为悟源涧。
这里的丹霞地貌与沙砾岩交相辉映,老茶树在岩缝间蓬勃生长,山野香气扑鼻而来。这里的风景和气息,都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沉浸在宁静与恬淡之中。
因时间关系,此行至悟源涧后返回。这三条漫步道的徒步时间都不少于2小时,想去打卡的茶友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若有闲暇,到武夷山旅游还可走进遍布街巷的茶馆喝茶,或体验在山中茶寮泡茶;到下梅古村,重走万里茶道起点,见证茶叶贸易的繁荣与辉煌;看一场“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在传说故事的演绎间,沉浸式感受这座以茶为语言的小城人们对茶事的热爱。
251公里,“爱武夷”风景道
最后,我们来揭晓“251”是什么密码?
今年5月1日起,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启动运营,沿路分布自然奇观和文化遗产,又多了一种沉浸式体验这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的方式。
原来这条风景道总长约251公里,
寓意“爱武夷”。
图源:福建日报
风景道途经武夷山市、建阳区11个乡镇40个村,串联起燕子窠、青龙大瀑布、朱子林、考亭书院、建盏文创园等近60处“打卡点”。驱车前行,沿线十分钟至半小时内就有一个景点,能够充分感受武夷山的“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体验武夷山自然与文化遗产精髓。
这个五月,一起出发吧!到武夷山里循着茶香前行,共赴一场“茶色生香”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