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福州
标题图
福州这位大师,太牛了!
2024-05-07 07:00 福州晚报

最近

闽侯县致力于挖掘侯官守艺人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项目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升华

正是其中之一


张升华展示作品


其实

在今年初的

“中国—东盟迎春非遗文化展”上

张升华就将自家制作的

福州脱胎漆器

向广大来宾展示

让大家感受

福州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1


张升华的家乡

位于闽侯荆溪镇厚屿小桥村

这里被称为“漆器之村”

曾拥有几百家漆器工厂和作坊


张升华在创作中


福州脱胎漆器制作

创始人是沈绍安

其第五代传人为沈幼兰

张升华的祖父张国潮

正是沈幼兰的女婿兼学徒


张升华的父亲张家文

则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祖孙三代

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


张国潮掌握赤宝砂工艺,用此技法参与了我国第一辆红旗轿车的车内漆制品制作。他还设计了一套“小十五宝”,这是一套迷你脱胎漆器用品,高度仅5厘米。

我国第一辆红旗轿车的内部漆制品由张国潮制作


张家文也掌握髹漆的各种技巧,擅长漆艺雕填、镶嵌、漆变等技艺。他曾带领张升华一起制作了国内最大的一对脱胎漆器牡丹大花瓶。

脱胎漆器牡丹大花瓶


张升华则擅长雕填和图案设计。他与时俱进,不仅创新性地引入电脑绘图技术,让图案设计更加便捷多样,还通过改善原料,避免了雕填过程中易裂变的缺陷,将几近失传的雕填工艺提升到新高度。


2014年,他的代表作——四方形雕填花瓶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

四方形雕填花瓶


2


如何让漆艺活下来

成为有生命力的艺术?

这是张升华近十年来

一直苦思冥想的课题


创作中的张升华


“一件漆器的完成包含上百道工序,涉及美术设计、绘画、雕刻、髹漆等多种技法。从制胎至推光,整个过程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成本高昂、工艺复杂等因素造成脱胎漆器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张升华说。


张升华表示

唯有向下扎根

让漆器回归大众生活

才能被更多人接受

获得更广阔的市场

为此

张升华不断探索

从理念、材料等多方面着手

在推陈出新上下足了功夫


张升华在创作中


“我们尝试将大漆与陶瓷结合,以白瓷为胎,大漆为饰,不仅可以缩短制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同时还大大拓展了漆器的使用场景,让古老的传统技艺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张升华说,他还在传统雕填镶嵌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入贝壳、蛋壳等作为镶嵌材料,在漆器表面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美感。


2023年

张升华荣获

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

2023年度入选人物

成为全国首批20人、

福州市唯一入选人物


对此

张升华也表达出

希望对漆艺传承发扬

发挥更多作用的想法

3


为了给非遗传承注入新生力量

张升华和父亲张家文

一起打破了

“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

的老观念

成立张家文脱胎漆器大师工作室

和林敏丽等7名

中高级脱胎手工技师

签订师徒协议

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张升华(右)正在指导学生


受行业主管部门委派

张升华还承担

福州市政府国家非遗脱胎漆艺

定向委托培养学生实训工作

负责福建技师学院

2012级和2013级

脱胎漆艺专业定向委托培养学生的

实训技术指导

并承担行业大师带徒传艺工作

培养漆艺专业技能人才


“接下来,我想同福州大学城一些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吸引更多对漆艺感兴趣的学生,培养后继人才,带动行业发展。同时做好推广宣传,让国家非遗脱胎漆器走出福州,走向世界。”张升华表示。


记者 陈木易 通讯员 吴婧 文/摄

新媒体编辑 兰超

监制 管慧 林亦敏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