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晕倒啦!”
5月4日11点42分
浙江温州南站的动车站台上
一名候车老人突然倒地
……
好在一对来自福州的“95后”医生情侣
迅速出手
与车站工作人员合力将他救下
这对情侣
是去年入职福建医大附一医院的杨廷舜
和他的女友
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的上官雪娟
两人都是硕士毕业的麻醉科医生
出生于1997年
此次赴温州是参加同学的婚礼
“事发当时,回福州的动车就要开了,我们正往车厢方向走。我女朋友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个人侧躺在地,人群中有人正在呼救,还有工作人员蹲下身询问他怎么了。”昨日记者采访时,杨廷舜回忆道。
杨廷舜和女友快步上前,见老人闭目张嘴、面色苍白、不能回答。“周围有人猜是低血糖,但我们感觉不对劲。我先试探着摸了他的手腕桡动脉,我女朋友摸了颈动脉,发现都没有脉搏,同时发现他瞳孔散大,且对光的放射消失——这是典型的心脏骤停!”
“要赶快做心肺复苏!”杨廷舜和上官雪娟马上使老人躺平,解开他的上衣。而后,杨廷舜与一名男工作人员轮流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按了几分钟后,工作人员取来AED(心电除颤仪)和一箱急救设备,心电图显示,老人正在发生室颤(心室颤动),他们立即对他进行电击除颤。
紧接着,杨廷舜与工作人员继续轮流按压,上官雪娟也协同抢救。慢慢地,他们发现老人面色开始红润、瞳孔缩小,颈动脉也能摸到脉搏了。AED显示,老人恢复窦性心律,救回来了!
在温州动车站救人的上官雪娟(左)和杨廷舜(右)。
记者采访心内科医生获悉,在心脏暂停患者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成功率为50%,这4分钟也被誉为心肺复苏施救的“黄金4分钟”。若心跳停止4~6分钟后开始,只有10%的患者可被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存活的概率就很低了。因此,突发心脏骤停,实施心肺复苏应该争分夺秒。越早进行,患者的存活率越高。
据动车站工作人员介绍,郑先生倒地时刚好在人来人往的动车站,杨廷舜等人在事发后一两分钟内就对他进行心肺复苏。及时、规范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在福州,AED急救设备在公共场所越来越普及。医生呼吁,群众应该广泛学习和了解心肺复苏术和AED心电除颤术。在日常生活中,因事发突然、施救时间紧迫,心脏骤停的最早施救者,必须是身在现场的群众,不能单纯指望120医护人员到来或送医施救。